梁銘越(1941年—[1]),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古琴及簫等多樣樂器演奏家。第一位以古琴為研究題材取得博士學位的華人學者。[2]曾任美國、加拿大及臺灣多所大學音樂系教授。其創作領域涵蓋管弦樂、中英文歌劇、室內樂、新世紀音樂、鋼琴獨奏等。[2]曾獲得阿特沃特·肯特當代作曲獎、金鼎獎、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等多個獎項。
生平
1941年出生於湖南新晃縣,父親梁在平當時是土木工程師。四歲時,因抗戰搬到重慶,由於梁在平常和友人聚會、玩音樂,梁銘越從小耳濡目染。[3]
舉家遷至臺灣後,梁銘越開始向胡瑩堂學習古琴,並參與梁在平組織的「魯聲」國樂社,學習吹笙,除此之外,他還學了崑曲 、小提琴等,曾師從馬熙程。[3]
梁銘越為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第一屆學生,[4]主修小提琴,師從鄧昌國。畢業後考上美國夏威夷大學音樂系,主修作曲,大學期間補上了以前不足的基礎訓練,最後以六重奏《凌虛》和弦樂四重奏兩部作品畢業,其中《凌虛》還獲得「阿特沃特·肯特當代作曲獎」,更因此申請上加州大學獎學金,進入該校研究民族音樂學。[3]
曾和許博允、陳茂萱、張邦彥等作曲家在1962年組成江浪樂集。[5]
就讀加州大學期間,向羅伊·哈里斯、亨利·拉扎羅夫和約翰·樊尚等人學習作曲,並且第二度獲得「阿特沃特·肯特當代作曲獎」。[1]參與梅利·梅塔指導的加州大學樂團,以及羅傑·華格納合唱團,亦從米夏·艾爾曼的學生布萊曼女士學習小提琴。碩士論文為 The Chinese Chʻin: Its History and Music 。後來又以 The Art of Yin-Jou Techniques for the Seven-Stringed Zither 一文取得博士學位。[3]
1970年到舊金山大學創立民族音樂學系,兩年後改至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3]
1982年離開加拿大至馬里蘭大學,[6][7]開始研究合成器及電子音樂。[3]
1990年受到東海大學的邀請回臺任教,1992年任職文化大學藝術硏究所所長,1994年成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又於1997年擔任北德克薩斯大學音樂學院客座教授。[3]
梁銘越到過許多國家演出,曾舉行過一百五十多場演奏會,[2]其中梁在平、梁銘越父子曾多次同臺演出,例如:在臺北市社教館舉行琴箏合奏,[8]1987年的兩廳院「琴箏之夜」演出。[9]
發明
作品
- 《梁在平、梁銘越父子琴簫合奏傑作集》
- 《梁在平、梁銘越父子箏簫合奏傑作集》
- 《琴韻箏聲集》(梁在平、梁銘越、汪振華合奏)
- The Flowing Waters: Guqin Music of Liang Mingyue,Lyrichord Discs,2007年
- Yangguan san die - Parting at Yangguan
- Chinese Masterpiece for the Ch'in: Ancient & Modern
- 《失落的熾陽》
- 《九歌》,1993年[13]
- 《梁銘越箏曲與箏歌創作集》
- Music of the Billion: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Musical Culture (New York: Heinrichshofen, 1985) (《中國音樂通論》)
- 《歷史長河的民族音樂》
- The Chinese Chʻin: Its History and Music
- The Art of Yin-Jou Techniques for the Seven-Stringed Zither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