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溪湖煤礦爆炸發生於1942年的滿洲國奉天省本溪湖煤礦(在今本溪市),導致至少一千五百人死亡,是世界歷史上最嚴重、死亡人數最多的礦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占領本溪,原本中日合資的本溪湖煤鐵有限公司被日方全盤控制。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滿洲國政府頒布《戰時緊急經濟方策要綱》,提出要多生產煤炭。[1]:156當時本溪煤礦井下共有茨溝、仕人溝、柳塘、四寶砟、五坑區五個採區。[1]:153
1942年4月26日(周日)上午五六時,礦工從茨溝的老三坑和柳塘下層坑下井。上午11時30分,地面變電所故障,導致全礦停電。下午2時修復後,首先給各井口扇風機送電,下午2時8分開始給井下採區送電。此時,井口一聲巨響,據張洪昆回憶:「頓時,濃濃黑煙從茨溝、仕人溝、柳塘等5個通地面斜井口噴出,直衝雲霄,活像一個個才生著火的鍋爐似的。」礦井的通風、通訊系統於是癱瘓。[1]:156
據張洪昆回憶,因是周日,管事的日本人多在家休息,下午3時許陸續趕到,他們認為井下可能發生了火災,當時的公司采炭所長藤井渡和保安課課長山下壽一怕火勢擴大,命令尚在運轉的老三坑和柳塘上層坑兩台主扇停風。本溪湖煤礦最高負責人、公司炭業部部長今泉耕吉得知上野健二[註 1]還在井下後,命令第一批下井的救護隊從柳塘下井搜尋上野健二。但救護隊因濃煙瀰漫而無法前進。4時半,指揮所命令各井口主扇恢復運轉。據張洪昆回憶,日方救護隊不理會還有氣息的中國勞工,專門搜尋上野健二。上野健二是事故中唯一被搶救回來的人。[1]:157
礦難發生後,當局封鎖出事井口,設置電網,調集大批軍警戒嚴和封鎖煤礦。特別是包圍集中住宿「特殊工人」[註 2]的茨溝、柳塘,搜繳礦工的鐵杴、鎬頭等工具,防止暴動。[1]:158
礦工屍體集體埋在一個大坑,形成「仕人溝萬人坑」,又稱「本溪湖肉丘墳」。後清理出的一部分死難礦工埋在太平溝,形成太平溝萬人坑。[1]:158
礦難後,只有煤礦最高負責人今泉耕吉被追究,受到被罰年薪十分之一的處分。[1]:163
據張洪昆回憶,事故後20多天部分採區恢復生產,約一個半月後全礦井恢復生產。為儘快恢復生產,當局將數以千計的「特殊工人」補充到本溪湖煤礦。[1]:158
準確傷亡人數有多種說法。[1]:160-1611943年8月,本溪湖煤鐵公司在仕人溝萬人坑前豎立「本溪湖煤鐵公司產業戰士殉職墓碑」,碑上指1327人死亡。[2]:52-53張洪昆回憶:「共死傷1795人,其中死亡1527人,重傷44人,輕傷224人。在死亡人員中,除有31名日本人外,其餘均為中國勞工。」尚寶德、李永普等親歷者則認為有三千多人死亡。《中國煤炭志》、《遼寧省志》採用的數據是1549人死亡,246人重傷。[1]:161薛毅認為,加上因觸電網而傷亡的人,傷亡人數應該超過1800人。[1]:162閻振民認為,至少1800名中國礦工死亡,最可能的死亡數字是3000多人。[3]
此次礦難性質是「瓦斯煤塵爆炸」(瓦斯在此特指甲烷氣體)。[1]:152日方控制下的本溪湖煤礦「實行『前進扒兩幫,一捅冒落光』的採煤方法和『殺雞取蛋』的蠶食式和殘柱式方法,以及大舞台式的大面積空頂作業」,易發生事故。[4]
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煤礦史研究所的薛毅認為,此次礦難的主要原因是:一、井下通風設計不合理;二、缺少對礦工的安全培訓;三、瓦斯檢查員不到位;四、礦難發生後,礦方「要礦不要人」的指導思想。[1]:160蘇聯學者希菲茨的著作《煤礦安全技術》寫道,本次礦難死亡的大多數礦工死於一氧化碳中毒。張洪昆[註 3]認為,「事發後一個月左右,日本方面得出了調查結論,稱是一次瓦斯爆炸事故,而停止送風造成礦工死亡,日本方面卻隻字未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瓦斯爆炸,但造成1500多名中國礦工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停止送風後礦工一氧化碳中毒」。[5]
薛毅評論道:「之所以造成眾多礦工傷亡,則由於事故發生後礦方『要礦不要人』,停止向井下通風,致使眾多礦工窒息而死。此舉揭露了日偽當局對本溪礦工生命權、生存權、尊嚴權等的無視與剝奪,反映了其對人類理性和道義肆無忌憚的踐踏。」[1]:152另外,「在本溪煤礦礦難中,日本侵略者對中國戰俘的虐待以致剝奪生命的罪行,應該給予揭露和譴責。」[1]:16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