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斯·根茲巴羅英語:Thomas Gainsborough,1727年5月14日(受洗日)-1788年8月2日)是一位英國肖像畫風景畫家。他是皇家藝術研究院的創始人之一,曾為英國王室繪製過許多作品,並與競爭對手約書亞·雷諾茲同為18世紀末期英國著名肖像畫家。

Quick Facts 湯瑪斯·根茲巴羅 Thomas Gainsborough, 出生 ...
湯瑪斯·根茲巴羅
Thomas Gainsborough
Thumb
自畫像(1759年)
出生(1727-05-14)1727年5月14日(受洗日)
英國沙福郡薩德伯里
逝世1788年8月2日(1788歲—08—02)(61歲)
英國,倫敦
國籍 英國
知名於繪畫
知名作品安德魯斯夫婦
藍衣少年
Close

生平

早年

湯瑪斯·根茲巴羅出生於英國沙福郡薩德伯里,他是其父約翰·根茲巴羅,一個沙福郡的紡織工人的幼子。[1]13歲時湯瑪斯·根茲巴羅就展現出非同一般的繪畫天賦,於是在1740年,其父准許他前往倫敦學習藝術。在倫敦,他的第一個導師是雕刻師休伯特·格拉夫洛特[1]但是後來轉到了威廉·賀加斯門下。

Thumb
Margaret Burr(瑪格麗特·伯爾)(1728年–1797年),根茲巴羅的妻子,作於1770年代早期

1746年,根茲巴羅娶博福爾公爵的女兒Margaret Burr為妻,公爵本人贈予這對夫婦200法郎年金。根茲巴羅的作品主要是風景畫,並且銷路很好。1748年至1749年間,根茲巴羅回到了薩德伯里,專注於肖像畫。

1752年,他和家人,包括兩個女兒,一起搬到了伊普斯威治

在巴斯

Thumb
藍衣少年(1770年)

1759年,根茲巴羅一家再次搬遷至索美塞特郡巴斯,居住在圓形廣場17號。[2]在這裡他師從安東尼·范·戴克學習肖像畫,1761年他開始向倫敦的文藝學會(現皇家文藝學會)遞交作品,這些展覽使得他獲得了很大的聲望,並在1769年成為皇家藝術研究院的創始人。自1769年始,開始每年向皇家藝術研究院遞交作品,不過到1773年二者就分道揚鑣了。

在倫敦及晚年

1774年,根茲巴羅一家搬往倫敦,住在蓓爾美爾的Schomberg House。[1][3]1777年,他再次開始在皇家藝術研究院展出作品,這種展覽一直持續了6年。

Thumb
哈雷特夫婦(1785年)

1780年,他負責繪製了英王喬治三世和他的王后的肖像,並受到了一大筆王室傭金。1783年,根茲巴羅再次撤回本來要在藝術學院展出的作品。

1784年,宮廷畫師艾倫·拉塞姆去世,英王將這一工作交給了根茲巴羅的競爭對手,皇家藝術研究院院長約書亞·雷諾茲。而根茲巴羅則繼續作為王室最鍾愛的畫師之一為皇家繪畫。

根茲巴羅晚年常繪製一些簡單的風景畫,但同時他和約書亞·雷諾茲一起都是18世紀末期最著名的英國肖像畫家,同時也是18世紀英國風景畫派的創始人。[4]

1788年8月2日,根茲巴羅死於癌癥,死後依照生前意願葬在了聖安妮教堂,他的墓碑在其好友約書亞·科爾比一側[5]。邱現在還有一條庚斯博羅路(Gainsborough Road),用以紀念這位畫家。[6]

技藝

Thumb
湯瑪斯·希伯特夫人(1780年代),新繪畫陳列館
Thumb
《女孩與豬》(1781-2)被約書亞·雷諾茲評爲根茲巴羅最好的作品[7]

湯瑪斯·根茲巴羅以其驚人的繪畫速度而聞名,他更多的是採用自然觀察而不是嚴格的技巧,約翰·康斯特勃曾說:[8]

約書亞·雷諾茲認爲《女孩與豬》(Girl with Pigs)是根茲巴羅最好的作品[7]。2011年根茲巴羅的爲「里德女士」(Miss Read)肖像畫由邁克爾·皮爾森,第4代考雷德子爵以650萬英鎊的價格售出[9]

現在唯一可查知的根茲巴羅的助手是他的外甥根茲巴羅·杜邦[1]

相關創作

  • 1945年的電影《風流貴婦》中塞西爾·凱拉韋扮演湯瑪斯·根茲巴羅,這是一部關於根茲巴羅的虛構電影。
  • 奇想樂團1971年專輯Muswell Hillbillies的歌曲20世紀的男人中,雷·戴維斯表示湯瑪斯·根茲巴羅是他最欣賞的畫家之一。

作品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