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意志二元(德語:Deutscher Dualismus),又稱為普奧二元論(德語:Preußisch-österreichischer Dualismus),指的是一種在18世紀出現的決定德意志地區未來領導權的思潮,這個問題在18世紀時以「皇室聯姻」的模式而出現,它提倡由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個強國來共同掌管德意志;在19世紀則演變為激烈的民族統一難題,成為一種限制獨霸、讓奧普兩國在德國內部形成良性競爭的統一方案[1]。
此條目可參照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9月12日) |
奧地利和普魯士是神聖羅馬帝國及之後的德意志邦聯最強大的兩個邦國,並為爭奪中歐霸權而進行激烈鬥爭。
該名稱在德語中寫為「Deutscher Dualismus」,直譯的話就是「德國人之間的二元對立傾向」,凸顯這場競爭的特點主要是在德國內部爭奪領土、經濟、文化和政治方面的領導權,而非外部。由於其牽涉問題只存在於德語國家之中,在別的語言地區並不存在,且是在俱有國際法意義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之後才誕生的問題,所以也能直接稱之為「德國問題[2]」。
傳統上,奧地利是神聖羅馬帝國中最重要、地位最高的國家,1815年之後則成為德意志邦聯中一個的永久主席國,在頭銜上的威望少許降低。這位奧地利統治者首先擁有羅馬-德意志皇帝的傳統頭銜,對大部份德意志地區的人民來說,正統性較高,從1804年起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而直接把自己的奧地利大公國升級,成為奧地利帝國,並且擁有了奧地利皇帝的新頭銜。
而普魯士的崛起則沒有那麼順利。1701年布蘭登堡-普魯士的統治者弗里德里希三世是普魯士王國的創始人,他在戰爭中協助奧地利,奧皇為了回饋,承諾要將他所統治的布蘭登堡「侯國」升級為了「王國」,但由於神羅之內只允許波西米亞這一個王國,所以弗里德里希三世只能當一個神羅版圖之外的「普魯士國王」來迴避限制。他的繼任者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隨後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並擴大了他的中等國家領土,其中一些在德國邊界之內,另一些則在德國邊界之外。1740年,年輕的腓特烈二世國王征服了在此之前一直屬於奧地利的西里西亞,從而為敵對奠定了基礎,在七年戰爭(1756-1763)中,這場關於經濟上重要的西里西亞的衝突部分持續。普魯士野心勃勃,它希望至少能讓自己和奧地利平起平坐,由於德國民族運動的要求,這種野心最初阻止了德意志聯邦的深遠改革。
雖然奧地利一開始在德意志邦聯中佔盡上風,但在在1848年革命和1850年的秋季危機中,都顯示出奧地利的危機處理能力不足。在19世紀,民族主義成為歐洲最為關心的問題,統治著過多非德意志民族的奧地利始終無法融入德意志邦聯,即使它貴為盟主;而普魯士卻能夠在接下來的15年裏不斷透過經濟捆綁,使自己和其餘德意志小邦一體化。在德國統一的過程中,好幾個方案互相矛盾,看似美好實則不可能的大德意志方案,普魯士則希望自己領導下建立最符合德國現實的小德意志方案實現,而奧地利試圖建立一個融合了多民族的大奧地利提議,德意志二元在此時也成為一種可能的備選方案。
在德丹戰爭中奧地利和普魯士共同結束丹麥對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的統治後,普魯士終於以1866年對這兩個公國的統治為契機,尋求公開衝突。與奧地利的協議相反,它佔領了奧地利管理的霍爾斯坦,奧地利發起了對普魯士的聯邦處決,這擾亂了和平,導致1866年7~8 月的德國戰爭[3],即華人圈所說之「普奧戰爭」。普魯士勝利後,奧地利不得不接受聯邦的解散,普魯士順勢於1867 年首次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聯。奧地利也試圖重新進入德國,然而,在1870~1871 年普法戰爭期間,德國南部各州因為看到普魯士的優勢太大而主動加入北德邦聯,這讓普魯士名正言順的把北德升級為了德意志帝國,最遲從這一刻開始[4],奧地利就不再屬於德國的範圍之內。
德國統一後,德意志二元的問題不復存在,德奧兩國的關係迅速變好。在重組歐洲實力均衡的體系的過程中,由「普魯士演變而來的德國」和「由奧地利演變而來的奧匈帝國」開始形成一類穩固的友好同盟,雙重聯盟的建立徹底讓奧地利和普魯士的舊矛盾得到了解決,也讓兩國雙雙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