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孫春蘭(1950年5月—),女,漢族,河北饒陽人,生於遼寧瀋陽[1],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副國級領導人。1969年11月參加工作,197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年曾做過鐘錶工人,後成為工廠、工會主要領導並進入政界。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是中共第十五、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及中央政治局委員。現任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
孫春蘭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 |
任期 2018年3月19日—2023年3月12日 與韓正、胡春華、劉鶴同時在任 | |
總理 | 李克強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 | |
任期 2014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7日 | |
副職 | 張裔炯、全哲洙、陳喜慶 斯塔、林智敏 |
總書記 | 習近平 |
前任 | 令計劃 |
繼任 | 尤權 |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 |
任期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 | |
任期 2012年11月15日—2022年10月23日 | |
總書記 | 習近平 |
中國共產黨天津市委員會書記 | |
任期 2012年11月21日—2014年12月30日 | |
副職 | 黃興國(副書記、市長) |
總書記 | 習近平 |
前任 | 張高麗 |
繼任 | 黃興國(代理) 李鴻忠(正任) |
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員會書記 | |
任期 2009年11月30日—2012年11月21日 | |
副職 | 黃小晶 → 蘇樹林(副書記、省長) |
總書記 | 胡錦濤 → 習近平 |
前任 | 盧展工 |
繼任 | 尤權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950年5月(74歲) 中國東北大行政區瀋陽市 |
籍貫 | 河北饒陽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母校 | 鞍山市工業技術學校 遼寧大學 |
職業 | 工人、政治人物 |
內閣 | 李克強政府 |
經歷
|
自2000年起,曾歷任中共遼寧省委副書記、中共大連市委書記(2001-2005);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2005-2009);中共福建省委書記(2009-2012);中共天津市委書記(2012-2014);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等職務(2014-2017)。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分管婦女兒童、教育、醫療衛生、體育、退役軍人事務等事務,任內作為負責官員處置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的一系列爆發及善後事宜,並因其在此期間對清零政策的支持言行被外媒稱為「清零沙皇」。[2]
孫春蘭是繼萬紹芬之後,中共第二位擔任省級黨委書記的女性(福建省、天津市)。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五位女性國務院副總理,前面四位分別為吳桂賢、陳慕華、吳儀、劉延東。
1965年,15歲的孫春蘭進入鞍山市工業技術學校(今遼寧科技大學)機械專業學習。中專畢業後,在鞍山鐘錶總廠當工人;曾任車間黨支部委員、廠共青團委負責人、黨委委員。「文化大革命」期間,孫春蘭於197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年,調入鞍山市第一輕工業局,任黨委常委、兼團委書記。文革結束後,於1978年調鞍山化纖毛紡總廠工作;歷任廠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常委,政治處副主任,總廠副廠長,黨委副書記、書記;1988年,出任鞍山市婦聯主任,時年38歲。[3]
進入1990年代,孫春蘭調遼寧省省直機關工作,其仕途更為順暢;先是在1991年,被擢升遼寧省總工會副主席;兩年後,升任遼寧省婦聯主席;1994年,轉任遼寧省總工會主席。1995年,入選中共遼寧省委常委;歷經顧金池、聞世震、李克強三任省委書記;於1997年,出任中共遼寧省委副書記兼省委黨校校長。2001年,在薄熙來調任遼寧省代省長後,孫春蘭兼任中共大連市委書記。[3]在任期間,孫春蘭同薄熙來關係不睦,在一系列人事問題上出現衝突[4][5][6]。
2005年11月底,孫春蘭調中央工作,出任中國共產黨中華全國總工會機關黨組書記;數天後,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四屆執委會三次全體會議上,當選全國總工會副主席,並任書記處第一書記、黨組書記[7]。2008年10月17日,中國工會十五大在北京開幕。同年10月19日,大會選舉產生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五屆執行委員會和經費審查委員會[8]。10月20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五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她出任副主席[9][10],任內負責對港澳台三地的工會交流工作 [11]。
2009年11月,孫春蘭接替盧展工出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成為繼萬紹芬之後,中共第二位女性的省級黨委書記;2010年1月,當選為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12]。任內,孫春蘭提出了福建要集中精力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的思路[11],平潭綜合實驗區[13]、海峽西岸經濟區[14]、古雷台灣石化產業園區[15]等多個對台經濟項目上馬落實,使孫春蘭得到台商和台灣媒體的關注[16][17]。
2012年11月15日,62歲的孫春蘭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8],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11月21日起,接替張高麗兼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在任期間,孫春蘭積極申辦天津自貿實驗區並獲得國務院批准[19]。
2014年12月,令計劃因涉嫌違紀被查,中共中央宣布由孫春蘭接任其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職務[20],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位以政治局委員兼任的中央統戰部部長。2015年8月當選中華海外聯誼會會長[21]。2016年12月前開始擔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副組長[22]。
2017年10月25日,67歲的孫春蘭在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2018年3月19日,根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名[2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七次全體會議投票表決決定,任命孫春蘭為國務院副總理(排名第二)[24]。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孫春蘭作為分管醫療衛生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赴武漢全程督戰,指導相關救治防疫工作。3月7日,孫春蘭視察武漢社區,社區內部便臨時指揮志願者送菜送肉,此時社區內有武漢市民高呼「假的」,意為指明志願者送菜是社區臨時為應付檢查之行為,實際工作不到位,並抗議地方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此舉在中國大陸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並引起了紀檢部門重視,孫春蘭強調要立即整改,實事求是,絕不掩飾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切實解決民生實際問題[25][26]。在相關情況緩和後,孫春蘭率中央指導組於4月底返回北京。
在2022年,由於疫情擴散以及中國政府堅持執行清零政策,導致全國各地不時出現封城等情況,民間對清零政策的不滿之聲也越來越大。而作為分管醫療衛生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的孫春蘭也經常會到疫情爆發的地方指導工作並推動地方採取嚴格措施防控疫情,孫春蘭也因此成為網民的嘲諷和發洩不滿的對象,被塑造成宣告封城即將到來的末日預言者,甚至一度被網民嘲笑為「封城大媽」和「孫巫婆」。[27]
2022年10月23日,72歲的孫春蘭在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後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2023年3月12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卸任國務院副總理後正式退休。
2023年年底,出任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28]。
2022年4月上海新冠疫情封城期間,CCTV播出孫春蘭抵滬視察「居民區」畫面。其中孫春蘭在聽取介紹百年街道夢花街的電視畫面,被網民發現是在國有企業上海豫園集團總部大樓頂樓的天台拍攝[2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