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材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塑膠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樹脂/石油為主要組分,加入適當添加劑,如增塑劑、穩定劑、抗氧化劑、阻燃劑、潤滑劑、著色劑等,經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韌性)材料,或固化交聯形成的剛性材料。塑膠最早來自於1850年代的英國,自從被開發以來,各方面的用途日益廣泛。
塑膠分類的方式有許多種。常用聚合物中骨架及側鏈的化學結構來分類。其中重要的有丙烯醯基塑膠、聚酯塑膠、矽氧樹脂、聚氨酯及含鹵素的塑膠[2]。塑膠也可以依合成時的反應來分類,例如縮合反應、聚合加成及交聯反應[3]。
塑膠可以依加熱後是否軟化分為兩種,分別是熱塑性塑膠及熱固性塑膠。
熱塑性塑膠在加熱後其成份不會有化學變化,因此可以反覆的模塑[4]。這類的塑膠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5]。常見的熱塑性塑膠分子量約在20,000到500,000 amu之間。
熱固性塑膠只能熔化成型一次,當受熱固化定型之後,就無法再重新加熱成型[4]。在熱固程序中發生了不可逆的化學反應。像橡膠的硫化就是一種熱固程序。在硫化加熱前,橡膠是有黏性、略有流動性的物質,但在硫化後聚異戊二烯變成沒有黏性的固體。像酚醛塑膠、脲醛塑膠也都是熱固性塑膠。熱固性塑膠的分子量一般假設是無限大。
其他分類會依在製造或是產品設計有關的特性來分類,例如產量大的通用塑膠、彈性體、結構應用(工程塑膠,像聚碳酸酯、聚碸、聚苯醚、聚醯胺、聚甲醛等)、生物可分解性或是其導電性等。塑膠也可以依其物理性質分類,例如密度、拉伸強度、玻璃轉化溫度。也有些特殊用途的特種塑膠,如醫用塑膠、導電塑膠、耐高溫塑膠等。
生物可分解塑膠在暴露在特定自然界的環境條件或生物條件下,會自然分解。特定的條件可能包括暴露在太陽下、遇水或濕氣、細菌、酶、風的磨耗等環境條件(環境分解),也可能是在有囓齒動物,害蟲或昆蟲攻擊等生物條件下。有些型式的塑膠分解需要讓塑膠暴露在陽光下,有些則是要在在垃圾填埋場或堆肥中才會降解。澱粉顆粒曾加在塑膠中以加快其降解,但仍然無法使塑膠完全分解。有些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已改良一種細菌,可以合成完全可以生物分解的塑膠,但這種材料(聚羥基丁酸酯)到2013年為止仍非常昂貴[6]。也有公司開發了生物可分解添加物以加速塑膠的分解。
由於石油的有限存量以及全球暖化的問題,促使了生物塑膠之研發,是來自於可再生的生物質來源的塑膠,如來自於植物油,玉米澱粉,豌豆澱粉[7]等。
有些塑膠其分子結構為半結晶聚合物[10],其化學結構一半是晶質,另一半是無定型,因此同時有熔點(克服分子間作用力的溫度)及一個或多個玻璃轉化溫度(局部的分子彈性顯著增加的溫度)。這類的半結晶塑膠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醯胺、聚酯和某些聚氨酯。
許多塑膠是完全的無定形體[10],包括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所有熱固性塑膠。也有一些塑膠屬於液晶聚合物[10]。
主要包括有機聚合物塑膠,絕大多數的這些聚合物的基礎上單獨或與氧,硫,氮以及碳原子鏈。骨幹是鏈上的主要「路徑」,一起把大量的重複單位的一部分。定製塑膠,不同的分子團骨幹的「掛起」(通常他們是「掛」作為單體的一部分之前,單體連接在一起,形成高分子鏈)的屬性。這些「側鏈」的結構,影響聚合物的性能。這種重複單元的分子結構的聚合物性能的微調,使塑膠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多數塑膠含有其他有機或無機化合物,混合添加劑的範圍從零百分比(為用於包裝食品),某些電子應用超過50%的聚合物量。添加劑的平均含量是聚合物重量的20%。填料改善性能和/或降低生產成本。穩定的添加劑包括阻燃劑,降低材料的可燃性。許多塑膠中含有填料,相對惰性的,廉價的材料,使產品變得便宜。通常情況下,填料是在原產地的礦產,如粉筆。一些填充物有化學活性,被稱為增強劑。由於許多塑膠經過聚合後硬度極大,難以加工或作為一般材料使用,因此添加塑化劑(或名可塑劑),用來增加柔軟性及彈性。塑化劑是一種常使用的添加劑,但大部分的增塑劑對人體有生殖毒性,至目前為止仍對於塑化劑種類及使用與否有極大的爭議。
自面世以來,塑膠得到廣泛應用,但同時亦產生嚴重的環境問題。塑膠垃圾難以自然分解,導致固體廢物的增加;若流入海洋中,亦會導致海洋生物誤食、窒息、中毒等,影響海洋生態;焚化塑膠垃圾亦會造成空氣污染,部份塑膠,如聚氯乙烯(PVC)和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在某些條件下或會釋出有害物質或內分泌干擾素,危害生物的生育機能。因此,減少使用塑膠成為環境保護中一項重要的工作。
為方便塑膠的回收,美國塑膠工業協會(The Society of the Plastics Industry, Inc., USA)提出利用塑膠類型來分類的標籤系統:「合成樹脂識認碼」(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常譯為「塑膠材料編碼」或「塑膠編碼」)。可回收的塑膠容器均會附有一個以三個箭號圍繞而成的三角形標籤,標籤上會表示塑膠的類型。
中國國家標準(GB18455-2001)規定,體積/容積超過100毫升的塑膠包裝製品或塑膠容器必須直觀標註塑膠回收標示。
但很可惜,塑膠的回收並不容易,推行成效亦不理想。與金屬回收比較,塑膠回收最大問題是難以用機器進行自動分類,工序牽涉大量人力。除了容器通常以單一塑膠造成以外,不少塑膠製品皆以多種不同材料裝配而成,將其解體的成本可能比回收得來的塑膠價錢高。而且,部分種類的塑膠回收沒有經濟價值,例如發泡膠。這類塑膠垃圾通常會被掩埋或焚化。
其它,如美國回收塑膠佔的比重很低,只有5%,但是,德國、北歐等部分國家或地區,則有較高資源回收比重。
可分解塑膠能於陽光下分解。亦有於塑膠中加入澱粉使其更易於生物分解,但分解仍不完全。亦有人利用基因改造細菌產生完全可生物分解的塑膠,但成本仍高昂。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研究出一種稱為Ecoflex的可生物分解塑膠,用於食品包裝。以上的可分解塑膠由於成本問題,因此鮮有使用。而這種塑膠必需曝露於空氣的情況下才能分解,因此若被掩埋,仍然會導致固體廢物的問題。
故此,德國環境部長舒爾茲(Svenja Schulze)2019年9月宣布,計劃明年禁止即棄塑膠袋。而超級市場及零售商的收銀處,將不能向客人提供塑膠袋,包括可生物分解的塑膠袋及採用再生物料製造的塑膠袋在內,違反企業將面臨高達十萬歐元的罰款。[11]
一般來說,塑膠製品的表面比較難有變化,因此需要採用噴塗、電鍍等二次加工技術來裝飾表面,增加產品的價值感。不過噴塗、電鍍技術對環境會造成汙染。近幾年出現的IMD技術,因為較傳統二次加工技術更環保,並且可以在塑膠射出成型的同時就完成圖案印刷,較省人力與時間成本。IMD技術一般包括三種:IMR(In-Mold Decoration by Roller;模內轉印)、IML(In-Mold Labling;模內標籤)、IMF(薄膜成型)。IMR目前已廣為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所採用。
據綠色和平最近的研究顯示,自從2017年12月31日中國收緊洋垃圾進口的禁令起,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迅速成為新的「垃圾崗」。單是2018年,馬來西亞接收近100萬噸,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廢塑膠。此舉令許多亞洲地區的鄉郊淪為塑膠垃圾棄置場,傷害自然環境。[12]
塑膠生產商常在包裝上含糊地稱產品為樹脂,即使明明是人造樹脂/合成樹脂。一般人很易受誤導以為是天然樹脂而放心購買和使用。許多生產商也未有清楚列出製造產品時加入的各式有害化學品。
由於塑膠大量生產,價錢便宜,顏色選擇多,所有人們也大量使用塑膠用品,以致常在未了解某些塑膠的實際特性的情況下不當地使用塑膠。例如,有些塑膠不宜加熱或用來存放酸性飲品食品,有些塑膠不宜受陽光照射等,否則成份會不穩定而釋出。由於無即時危險,以致塑膠產品中各種有害物質已從不同途徑,尤其是飲食,進入和污染人體。[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