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修本草》,因成書時主持修撰的是英國公李勣而又名《英公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國家權力機關頒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藥學專著,成書於唐顯慶四年(659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顯慶三年(658年),右監門府長史蘇敬向唐高宗進表請修本草,[1]高宗下令組織了長孫無忌、許孝崇、李淳風、孔志約等22人與蘇敬同編新本草,[2]「普頒天下,營求藥物」,從唐顯慶二年(657年)開始編寫到唐顯慶四年(659年)正月使其成書共歷時兩年。全書共54卷,分為三部分:正文、藥圖和圖經。《正文》即通稱《新修本草》凡20卷,目錄1卷;藥圖25卷,目錄1卷;《圖經》7卷。《新修本草》開創圖文對照之先河,「丹青綺煥,備庶物之形容」,可惜藥圖、圖經在宋代後失傳。
《新修本草》又被稱為《唐本草》、《英公本草》,體例源自《本草經集注》,分類將《本草經集注》的草木、蟲獸二部再細為草部、木部、獸禽部、蟲魚四部。《新修本草》正文部分收錄了850種藥,比前代藥學家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新增藥物114種,對古書未載的內容加以補充,內容有誤者,重加修訂,新增龍腦、安息香、胡椒、鬱金、訶子等新藥,[3]還收錄武則天的美容秘方,又載有以白錫、銀箔、水銀合成的補牙劑,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補牙的文獻記載。《新修本草》正式頒布天下之後就作為臨床用藥的法律和學術依據,流傳了400餘年,代表了中古時期中國中醫藥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日本《律令蜒喜式》記載:「凡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凡讀醫經者,《太素》限四百六十日,《新修本草》三百一十日」。
《新修本草》亦有錯誤,例如蘇敬等人誤把楓樹當做楓香,如「煉丹」被列為上品之情形。陳藏器對該書進行補遺,編成《本草拾遺》。五代後蜀曾加以修訂重刊《重廣英公本草》,通常稱《蜀本草》。敦煌石窟曾發現手抄本,現僅存殘本於大英博物館和巴黎圖書館。日本人岡西為人輯有《新修本草》10卷。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