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動力分散式列車是一種動力分布在多個車廂的鐵路列車(俗稱火車),與動力集中式的牽引方式相對,特點是動力來源分散在列車各個車廂上的發動機或馬達,而不是集中在機車上。動力分散式列車依動力來源可分為兩類,包括使用柴油的柴聯車,和以架空電車線或第三軌提供電力來驅動牽引馬達的電聯車。
多數的動力分散式列車因加速性能較佳,適合走停很頻繁的通勤客運列車或是縱坡度變化大的崎嶇地形。但因列車組裡面各車廂的編組需固定,難以靈活變更調度,所以貨運上的使用並不普遍。
電聯車的馬達一般是安裝在車廂底轉向架之上。柴聯車一般由柴油發動機透過齒輪機械傳動或以液力變扭器作液力傳動,但亦存在有「柴電動力」(DEMU)的設計方式,其柴油發動機所產生的動力完全只被用在產生電力上而不與車輪組之間有任何實質連結,再以電力驅動位於各動力車廂轉向架上的電動馬達來產生推進力。動力分散式列車的駕駛室空間一般都較為精簡,通常設在列車的兩端。
一列動力分散式列車之內不一定是每個車廂都帶有發動機,列車內無動力的車輛稱為「無動力車」。為了方便瞭解列車組的動力車構成,一般為以英文字母「M」(motor / 馬達)與「T」(trailer / 無動力車廂)來分別代表動力車與無動力車廂的分佈。例如,6M2T表示這列共有8節車廂的列車組中,有6節動力車與2節無動力車廂,而4M則表示整列列車四個車廂都為動力車。
美國人法蘭克·史伯格在1897年發明同時控制多個發動機的操控系統。這發明使到在城市內行走的列車,可以像蒸汽機車一樣,只需一人在前面操作;而同時又不需使用機車,改由多個自帶發動機的電力車廂組成。
在未有史伯格的發明之前,使用多個串連一起的電動車廂會導致各樣的問題,例如各車發動機的速度不一、車廂之間的掛鉤出現黏合、車輪經常滑溜、馬達磨損過度等等。而且列車的行走不順暢,使乘客感到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會導致出軌。
與集中式相較,動力分散式的基本優點:
上述二特性亦可用推拉式列車以併組設計的方式達到相似的效果,但編組較麻煩且因部分列車組的機車會被夾在整組列車的中段,而佔用月台的有效長度。
更顯著的優點:[1]
因為動力分散式啟動加速快、佔地小,行走市郊的通勤鐵路很多都是動力分散式列車。而輕軌運輸、地下鐵路等領域亦幾乎全是動力分散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