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信紹布(緬甸語:ရှင်စောပု,發音:[ʃɪ̀ɴ sɔ́ bṵ]孟語:မိစဴဗု;1394年11月—1472年),舊譯信修浮,勃固王朝女王,1453年至1472年在位。[1]自信紹布的統治開始,上緬甸與下緬甸保持了長達50年的和平。
信紹布是國王亞扎底律的女兒,生於1394年的一個星期三。[2]母后是Thuddhamaya (သုဒ္ဓမာယာ)。[3]她出生時被命名為Viharadevi,在梵語和巴利語里是寺院女王之意。
20歲時,她嫁給亞扎底律的侄子頻耶貝,他們有一個兒子頻耶伐流、兩個女兒Netaka Taw和Netaka Thin。25歲時,丈夫去世。
1421年12月,信紹布的父王亞扎底律去世。亞扎底律的長子頻耶曇摩耶娑登上王位,但他的弟弟頻耶蘭和頻耶堅發動了叛亂。在頻耶堅邀請之下,阿瓦國王出兵相助。頻耶曇摩耶娑立頻耶蘭為儲君,並賜予兩兄弟封國以安撫他們,並將妹妹信紹布再嫁給了阿瓦王底哈都。
1423年(29歲時),信紹布去阿瓦,阿瓦國王底哈都很寵愛她,但她沒有再生子嗣。[4]
1425年8月,丈夫阿瓦國王底哈都不幸地在北方的一次軍事征伐中陣亡,信紹布繼續留在阿瓦4年,這期間她成為兩位孟族僧侶的贊助人。1429年,信紹布在二僧的幫助下逃離了阿瓦,回到勃固。[5]
1453年,由於能夠繼承勃固王位的全部男性都已用盡,信紹布即位為女王。她的兩個哥哥頻耶曇摩耶娑、頻耶蘭和她的兒子頻耶伐流均已做過國王。[6]
1457年,她登基後不久,佛教徒慶祝了佛祖般涅槃2000周年。
統治勃固7年後,她於1460年決定退位,並前往德貢,得以在仰光大金寺旁致力於宗教生活。[7]
信紹布選擇了一名僧人Pitakahara繼承了勃固的王位,這名僧人曾協助她逃離阿瓦,Pitakahara離開僧伽,被授予Punnaraja和達摩悉提的稱號,後來還娶了她的女兒Mipakathin。[7]
信紹布在大金寺旁度過了餘生,直到她1470年或1472年去世。[8]甚至在她前往德貢後,依然保留了王冠。[9]
信紹布在1457年將全力移交給達摩悉提在孟語的石刻中有記載。[10]
在德貢,信紹布將精力全部獻給大金寺的宗教事務,擴大了塔的平台,為它鋪了石路,在塔的外面設置了石柱和燈。她將寺廟的附屬耕地擴展至Danok。她安排的事主要有: 「每日製作四白傘、四應器、四瓦罐、四供杯。每日有二十七人準備燈飾。有二十人保衛金寺的財物。有四個金器店、四個樂隊、四隻鼓、四個棚、八名守門人、四名掃地僧、二十名點燈者。她在周圍修建並加固了七層圍牆。圍牆之間頻耶陶種植了扇葉樹頭櫚和椰子樹。」[11]
她還打造了25貝達的金箔,覆蓋寶塔。德貢居民向寶塔捐獻了5000貝達的銅。[12]
信紹布統治時期的石刻發現了三處。第一處是Kyaikmaraw I,記載了一次獻地。1455年9月25日,女王將土地捐給大金寺。碑文記載了一個叫"Tko' Mbon"的地方的稅收和其他一些寶物被賜予馬達班附近Myatheindan的Moh Smin寺。第二部分描述了為那些來寺拜佛者舉行的賜福儀式,引用了許多佛經。第三部描繪了地獄給人的折磨。碑文上的信息有很高的語言、宗教和歷史價值,受到緬甸語的影響,意為「君主」的「caw」或「chao」借自泰語,據信這是因為泰國國王將這個稱號賜予了伐麗流王室。[13]
一些人認為信紹布統治了七年,[12]另一些人認為是十七年。Shorto首次推測她可能與達摩悉提共同統治了一段時間。[14] Guillon則認為二人共同統治,信紹布統治德貢,達摩悉提統治勃固。[15]德貢在傳統上是孟族女王們的轄地。[16]
19世紀末,一些孟族人據說將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視為信紹布轉世。信紹布選擇繼任者的故事如下所述。統治了僅僅七年後,她決定退位。[9]她設計出一種方法從在阿瓦時期陪伴她的二名僧人中選擇一位來繼承王位:
「一天早上他們來領御米,她秘密的在其中一隻大缽中放了pahso(男式裙衣)和五個王權標記的小型模型;然後默禱值得尊敬的人能夠得到好運,並把缽放回原位。[17]達摩悉提得到了那隻幸運的缽,與信紹布的女兒結了婚,繼承了王位。另一名僧人很失望,受到了懷疑,最終在德貢北部的邦林被處決。地主們一開始也對女王的選擇感到憤怒,但後來由於達摩悉提的崇高人格而接受了他。[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