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价值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羅斯世界(俄語:Русский мир,羅馬化:Russkiy mir)是與俄羅斯文化相關的一種世界觀、意識形態與思想,即認為講俄語和信奉俄羅斯東正教的地區為「俄羅斯文明區」[1][2][3][4]。自2000年以來,「俄羅斯世界」的概念一直被俄羅斯政府用作外交政策之一[5][6]。
目前可考的最早使用「俄羅斯世界」一詞的是11世紀的基輔大公伊賈斯拉夫一世·雅羅斯拉維奇,他在讚揚教皇克萊門特一世時寫道:「感謝這位忠實的奴僕,他增加了主人的才幹——不僅是在羅馬,而且在任何地方:不論是在赫爾松還是整個俄羅斯世界。」(俄語:с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ю тому верному рабу, который умножил талант своего господина - не только в Риме, но и повсюду: и в Херсоне, и еще в Русском мире)。
16 世紀,俄羅斯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環境。在這一過程中,「俄羅斯世界」也受到了西方世界與東方世界的影響,但其作用依然微乎其微。直到 17 世紀和 18 世紀,沙皇才有意識地試圖使俄羅斯「歐洲化」。 [7]
在俄羅斯,「俄羅斯世界」被認為屬於典型的保守民族主義概念。俄羅斯世界基金會主席維亞切斯拉夫·尼科諾夫認為,「俄羅斯世界並沒有超出俄羅斯的領土」,他在2008年受訪時聲稱:「在20世紀初,俄羅斯帝國的版圖和俄羅斯世界是重合的,那時我們的人口達到了1.7億,意味著每七個人里就有一個人生活在俄羅斯帝國。而現在,世界上每50個人中才有一個生活在俄羅斯……」 [8]
在後蘇維埃時代的俄羅斯,復興「俄羅斯世界」概念的作者主要有彼得·謝德羅維茨克、葉菲姆·奧斯特洛夫斯基、瓦列里·季什科夫、維塔利·斯克林尼克、塔季揚娜·波洛斯科娃和娜塔莉亞·納羅奇尼茨卡婭。他們認為,由於俄羅斯在脫離蘇聯後仍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要想整合「俄羅斯世界」,就不能像歷史上那樣,以東正教與政治專制為核心。
2000年,謝德羅維茨基在《俄羅斯世界和跨國俄羅斯特徵》一文中提出了 "俄羅斯世界 "概念的主要觀點,其中的核心是俄語。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安迪斯·庫多斯在分析謝德羅維茨基的文章後得出結論,即「講俄語的人會用俄語思考,並最終表現得像俄羅斯人一樣」。
「俄羅斯世界」的理念最終被俄羅斯政府採納,俄羅斯總統普京於 2007 年下令成立俄羅斯世界基金會,該基金會由政府提供資助。
一些觀察家認為,推廣「俄羅斯世界」思想是使俄羅斯版圖回到蘇聯時期或俄羅斯帝國時期的領土收復主義的一部分。 [9] [10] [11]
其他觀察家將這一概念描述為投射俄羅斯軟實力的工具。 [12]在烏克蘭,「俄羅斯世界」的推廣被認為是與俄烏戰爭密切相關。 [13] [14] [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