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口關帝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仰口關帝廟又稱嶗山關帝廟[1]是位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仰口灣上苑山南豬頭峰下的一座關帝廟[2],在仰口景區王哥莊街道曲家莊社區南一公里處[3]。2013年,以關帝廟之名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嶗山道教建築群中的11座建築之一[4]。在嶗山及青島眾多關帝廟中,被認為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一座[1]

快速預覽 嶗山道教建築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嶗山道教建築群
關帝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元至清
編號7-1143-3-441
認定時間2013年3月5日
關閉

歷史

關帝廟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重修碑記載,關帝廟原為全真道華山派太平宮的下院。清朝光緒十二年(1886年),關帝廟從太平宮分出[3]。分出後,關帝廟無專人打理。太平宮張道長因關羽」之故,派道士劉太清打理[1]。民國十八年(1929年),道士劉太清、賈太成主持重修關帝廟[3]。建成二進院落,大殿3間,房舍22間,初具規模。1948年,為關帝廟興盛時期,有廟產600畝。1966年,嶗山林場占用關帝廟[2]。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破壞[1]

1984年,嶗山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3]。2013年,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嶗山道教建築群之一。同年,《城市信報》的報道中,提及一位村民的說法,「除了本地人,還有些外地人來山上尋找關帝廟,尤其是一些做生意的人喜歡來這拜一拜[1]。」

2017年,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長魯漢等愛好者探訪關帝廟時,主殿保存完好。2020年,魯漢再次探訪關帝廟發現,主殿屋頂嚴重塌陷,壁畫被雨水沖刷毀壞。此時,東西偏殿、東西廂房均已成「殘垣斷壁」。10月,《青島早報》記者接報,親自探訪後指出,「關帝廟連年遭遇自然和人為損壞,尤其是每年的雨季受損較為嚴重」。嶗山區文旅部門回應《青島早報》記者,山東省文物部門已通過關帝廟修繕計劃書,報送國家文物部門,等待批覆後立即啟動修復工程[3]

現存建築

關帝廟占地面積9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2]。大門朝向西北,即關羽家鄉山西方向,里門朝南,面向大海[3]。雲山周濟道人在2013年所述,「門口這塊空地以前是道人修煉的地方,整個廟看上去是個大長方形」[1]。進山門後,即為前院,後為四合院。三間中殿[2]。主殿供奉關羽像。2013年時,主殿檯面上有三座不同的關羽雕像[1],穿堂兩旁彩塑關平周倉立像[2]。1920年代重建時,中殿繪有「桃園結義」、「單刀赴會」等壁畫。雖已殘缺,但「畫工細膩工整,比例勻稱,是嶗山壁畫之上品」[2][3]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