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代孔代親王——亨利一世·德·波旁(法語:Henri I de Bourbon,2me prince de Condé,1552年12月29日—1588年3月5日),法國胡格諾派政治人物。出生於拉費泰蘇茹阿爾,逝世於聖讓當熱利。
1569年父親路易一世·德·波旁在法國宗教戰爭中犧牲之後,他繼其父之位,領導新教喀爾文派胡格諾派。後來在1572年的聖巴托羅繆大屠殺時,他為活命而被迫改宗舊教。雖然名義上被授予皮卡第總督,但一直在巴黎被軟禁並監控中。1574年成功逃亡到阿爾薩斯之後,就恢復了信仰並領導新教軍。經過第五次宗教戰爭的奮鬥,他在1576年的《大親王和約》中獲益,真正接管皮卡第的領土,並在1577年得英國支援而攻下布魯日。之後新舊教兩方大致維持了七年的和平,直到1584年戰爭才重新開打。1585年起他屢戰屢敗,並在1587年10月的庫特拉戰役受傷。至1588年3月,正當戰雲密佈之時,奔波中的亨利卻被毒死於西部沿海的聖讓當熱利區,審判的法官認為,是亨利的一名僕人下了毒,把僕人給車裂。
新教徒形容孔代的性格:他剛直不阿,堅定不移,不知疲倦,大膽無畏。他一生的行動和危險眾所周知。少年時隨父親從努瓦永逃跑,看到父親死於雅爾納克,在蒙孔圖爾戰鬥,好容易才從聖巴托羅繆大屠殺死裡逃生。他不止一次成為逃亡者橫越全法國,在邊界曾遭受過極端窮困。他曾兩次被抓,因對方不知他的身份而逃走。在庫特拉戰役被擊中落馬。最後死於毒藥,年僅三十六歲。他對新教的信仰比納瓦爾的亨利(亨利四世)要堅定得多,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如果他不死的話,亨利四世的改宗未必能如此輕易,法國的統一勢必將再次延後。吉斯公爵亨利是他的對手,卻一直欽佩孔代的長處,聽到他的死訊後也流了淚。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