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民族風小品(德語:5 Stücke im Volkston),作品102,是羅伯特·舒曼作於1849年的作品[1],由大提琴、鋼琴所演奏。

背景

民謠精神

18、19世紀之交,歐洲開始興起民族主義,各地人民熱衷於自我與民族素材的搜羅,民謠音樂亦是其中一環。「藉由連結偉大的國族特色,使這些歌曲獲得了獨特的價值。」[2]:2值得一提的是,尤其是在浪漫主義時期,認為「真正的」民謠應是來自民間,經受時間洗鍊,富有民族精神的作品,而非新作的音樂,其觀點和啟蒙時期又有所不同[2]:3。在這樣的思路下,民謠和具備「民謠風」的創作也因此有所區別。

關於舒曼此曲的中譯方式,考慮到作者的國族認同與創作的時空環境,譯為「民族風小品」可能更為切合其原意[2]:2。音樂學家主張,詮釋此類音樂尤其必須著重於其中的「隱藏內容」[1]

作曲

舒曼用了兩週時間完成作品[3]。除了原本的大提琴版本之外,舒曼也作有部分的小提琴演奏版本,但並不完全[1]

分析

五首小品分別如下:

  1. 幽默的(Mit Humor),A小調,2/4
  2. 緩慢的(Langsam),F大調,2/4
  3. 不太快,以豐厚的音演奏(Nicht schnell, mit viel Ton zu spielen),A小調-A大調,6/8
  4. 不太急促的(Nicht zu rasch),D大調,4/4
  5. 強而明確的(Stark und markirt),A小調,2/4

在曲式上,所有小品皆是三段體,第五曲則特別使用輪旋曲式。

此套曲目另有「虛空的虛空」(Vanitas vanitatum)的副標題,語出舊約傳道書第一章第二節:「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vanitas vanitatum dixit Ecclesiastes vanitas vanitatum omnia vanitas)[2]:9此語散見於部分版本的樂譜[a],反映了舒曼作此曲時的時空與心境。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