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酐酶(英语:carbonic anhydrases,EC 4.2.1.1)又称碳酸脱水酶(英语:carbonate dehydratases),为催化二氧化碳/水与碳酸间转换的酵素[1],可维系血液中的酸碱平衡英语Acid–base homeostasis与二氧化碳的运输[2]。此类酵素的活性位点通常有一个锌离子,因而属于金属蛋白,在被研究最多的α型碳酸酐酶中,锌离子与三个组氨酸咪唑螯合[3]

Quick Facts 碳酸酐酶, 命名 ...
碳酸酐酶
人类碳酸酐酶II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II的结构,中央为一锌离子
识别码
EC编号 4.2.1.1
CAS号 9001-03-0
数据库
IntEnz IntEnz浏览
BRENDA英语BRENDA BRENDA入口
ExPASy英语ExPASy NiceZyme浏览
KEGG KEGG入口
MetaCyc英语MetaCyc 代谢路径
PRIAM英语PRIAM_enzyme-specific_profiles 概述
PDB RCSB PDB PDBj PDBe PDBsum
基因本体 AmiGO / EGO
Close
Quick Facts 碳酸酐酶(真核生物), 鉴定 ...
碳酸酐酶(真核生物)
鉴定
标志Carb_anhydrase
PfamPF00194旧版
InterPro英语InterProIPR001148
PROSITE英语PROSITEPDOC00146
SCOP英语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of Proteins1can / SUPFAM
膜蛋白数据库英语Membranome333
Close

碳酸酐酶可催化以下反应:

CO2 + H2O H
2
CO
3
H+ + HCO
3
H+ + HCO
3
H
2
CO
3
CO2 + H2O
碳酸酐酶催化的反应机理

种类

碳酸酐酶有α、β、γ、δ与ζ等五大类,不同类别碳酸酐酶的氨基酸序列无显著相似,应是趋同演化的结果。人类的碳酸酐酶属α型。

近年又有η型与ι型的碳酸酐酶被发现。

α型

脊椎动物、部分藻类与细菌具有α型的碳酸酐酶。

More information 碳酸酐酶, 基因 ...
哺乳类的碳酸酐酶比较
碳酸酐酶 基因 分子量[4]
(kDa)
分布位置 人类酵素的效率[a][5] (s−1) 磺酰胺的抑制系数(KI (nM))[5]
细胞 组织[4]
碳酸酐酶I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I CA1 29 细胞质 红血球消化道 2.0 × 105 250
碳酸酐酶II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II CA2 29 细胞质 广泛分布 1.4 × 106 12
碳酸酐酶III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III CA3 29 细胞质 一型骨骼肌(8%可溶性蛋白均为碳酸酐酶III) 1.3 × 104 240000
碳酸酐酶IV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IV CA4 35 胞外(与糖磷脂酰肌醇相连) 消化道、 1.1 × 106 74
碳酸酐酶VA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VA CA5A 34.7(估计) 线粒体 肝脏 2.9 × 105 63
碳酸酐酶VB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VB CA5B 36.4(估计) 线粒体 广泛分布 9.5 × 105 54
碳酸酐酶VI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VI CA6 39–42 分泌至胞外 唾液母乳 3.4 × 105 11
碳酸酐酶VII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VII CA7 29 细胞质 广泛分布 9.5 × 105 2.5
碳酸酐酶IX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IX CA9 54, 58 细胞膜 消化道(数种肿瘤组织亦有分布) 3.8 × 105 16
碳酸酐酶XII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XII CA12 44 活性位点位于胞外 肾(数种肿瘤组织亦有分布) 4.2 × 105 5.7
碳酸酐酶XIII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XIII[6] CA13 29 细胞质 广泛分布 1.5 × 105 16
碳酸酐酶XIV英语Carbonic anhydrase XIV CA14 54 活性位点位于胞外 肾、心脏、骨骼肌、 3.1 × 105 41
CA-XV[7] CA15 34–36 胞外(与糖磷脂酰肌醇相连) 肾(不存在于人类组织) 4.7 × 105 72
Close

β型

原核生物与植物叶绿体具有β型碳酸酐酶。

γ型

甲烷菌具有γ型碳酸酐酶。

δ型

硅藻具有δ型碳酸酐酶[8]

ɛ型

ɛ型碳酸酐酶见于部分化学自营细菌与蓝菌羧酶体[9],其结构与β型有相似之处,可能为同源,但氨基酸序列已彻底分化[8]

ζ型

ζ型碳酸酐酶仅见于硅藻等部分藻类[10]威氏海链藻英语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一种硅藻)的ζ型碳酸酐酶可使用(而非锌)为辅酶[11]

η型

η型碳酸酐酶见于疟原虫,过去被认为属于α型,后来发现其金属离子螯合模式等特征与其不同[12]

ι型

ι型碳酸酐酶为截至现在最晚发现的碳酸酐酶,自假微型海链藻英语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一种硅藻)中发现,也存在其他海生浮游藻类。相较于其他碳酸酐酶使用锌离子催化,ι型碳酸酐酶使用锰离子催化[13]。一些细菌可能也具此类碳酸酐酶[14]

参见

注脚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