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地域專門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国历史(泰语:ประวัติศาสตร์ไทย)一般是指现代泰国领土上发生的历史。
泰国的南部曾发现五十万年至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文物。泰国北部有南邦人化石出土,而一万年前的岩画在泰国也有发现。
泰国距今一万八千年前到三千年前的石器遗址,一般被归类为和平文化类型,他们代表了东南亚狩猎采集时代的人群,东南亚矮黑人即是他们的后代。[2][3]
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南亚语系人群从华南进入包含现在泰国在内的中南半岛,带来了稻作技术,与更早的和平文化狩猎采集者融合,他们是孟族与高棉人的祖先,与现代泰国人也有密切的遗传关系。[4]
距今四千年前,泰国已有青铜器文明班清文化。2018年最新研究,发现班清文化人群在基因上,与南亚语系人群有关。推测班清文化是由来自中国南方的南亚语系人群建立的。[5]
6世纪末到10世纪末,泰国境内已有一些孟族或高棉族建立的王国,大约也是在同年代,泰傣民族从广西迁入中南半岛,进入越南至印度阿萨姆等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根据语言学研究,比较壮语与泰语的差异,与泰语中的汉语借词, Pittayawat Pittayaporn (2014)推测泰傣民族约在八世纪到十世纪时与广西壮族分离,从广西迁入中南半岛。 [6]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罗涡国(Lavo)的历史是泰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段,与孟族或高棉族有关。该城邦国大致建立在以今天的华富里为中心的地域。其历史可回溯到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冶炼青铜时代。
在她的许多年代中均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她在被称为陀罗钵地的年代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自从该时代,罗涡为吉蔑人(高棉人)所统治,所以大量文化遗址都是高棉式的,一般将十五世纪称作泰国历史上的华富里时代,可见其重要意义。
最终大城王国建立,罗涡不再占主导地位,直到纳奈王(King Narai)登基。他建造新的宫殿并在此统率全国。
在纳奈王后,罗涡城邦再度逐渐荒废,直到十九世纪的孟固王(King Mongkut)才将她重新作为王城规建。
20世纪中叶,泰国首相銮披汶·颂堪元帅(Phibul Songkhram)将华富里作为军事要地,他对该城市作出的贡献有很多保存至今。
到13世纪时吴哥开始没落,西方的缅甸蒲甘王朝又被蒙古人入侵,泰傣民族势力开始崛起,建立了北方的兰纳王国与南方的素可泰王国。兰纳于13世纪中由傣族的孟莱王建立,以清迈为中心。清迈地区后来一直与暹罗其他地区有别。南方的素可泰王国于1240年代开始扩张,被视为泰国历史时代第一个泰民族国家。素可泰驱逐吴哥,融合吴哥的孟族与高棉族,并且创造泰文。[7]
兰纳(兰纳语: 发音:[ʔaː.naː.tɕǎk.láːn.naː];泰语:อาณาจักรล้านนา,皇家转写:Anachak Lan Na 发音:[ʔāːnāːt͡ɕàk láːn nāː]),是泰国历史上的一个曾经控制泰北地区的王国。其国名在兰纳语中意思是“百万(亩)稻地”。中国元代称之为八百媳妇国,明代称为八百,又有八百大甸、小甸之区别,清代常称之为景迈、整迈。
1292年,傣阮族人庸那伽国王孟莱王(พญาเม็งราย,Phaya Mengrai)于清迈城建立。1558年,为缅甸东吁王朝所征服。此后,兰纳成为缅甸与暹罗军队争夺的国家。1774年,暹罗又从缅甸手中夺取清迈,由南邦王子Kawila管理其地。之后缅甸曾三度入侵清迈,但都失败。1802年,Kawila被册封为清迈国王,兰纳成为暹罗的附庸国清迈王国。1892年,暹罗正式将清迈并入版图。
14世纪中叶,泰国华人拉玛铁菩提王在更南方的阿瑜陀耶(又译阿育陀耶、大城)建立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结合了傣族的军力,孟族与高棉族的行政,以及华人的商业。15世纪时阿瑜陀耶王国取代北方的素可泰王国,与兰纳王国相邻,灭吴哥王国,并且在国内建立完整的制度,发展稻米耕作,与中国通商,国势繁荣。阿瑜陀耶王国在1564年到1584年间向缅甸东固王朝称藩,其后恢复独立,在17至18世纪时是东南亚强国,与欧洲国家通商。1767年阿瑜陀耶王国被缅甸贡榜王朝所灭。[7]泰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
1767年,缅甸侵略暹罗,灭大城王朝。郑昭在东南沿海一带组织了一支军队,反抗缅甸的统治。不久,清缅战争爆发,缅甸在大城的大部分驻军被迫回国抵抗清军,郑昭趁机收复了大城。然而,大城因战争残破不堪,郑昭没有将都城定在那里,而是建立在了吞武里。
郑昭在位期间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又击退缅甸的再次进攻,收复了清迈等地。他还征服了兰纳、万象、琅勃拉邦、占巴塞,并同越南的阮主争夺真腊(今柬埔寨)。此外,泰国的教育和宗教学习得到了推进,并积极同中国、英国与荷兰展开贸易活动。
后来郑昭的部下却克里杀郑昭 ,自立为拉玛一世,建都曼谷,史称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7]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王朝的名字源于开国君主昭丕耶却克里(拉玛一世)的名字。此外 ,因却克里王朝的建立者拉玛一世曾被吞武里王朝的郑昭大帝封为王子(义子),故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员都以郑为王族中文姓氏,该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泰国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16世纪初,欧洲列强来到泰国。直至19世纪末,英法两国已经分别在暹罗东西两边建立英属印度和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关于暹罗等地的宣言》,将暹罗列为两个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国”,其后英法于1904年划定势力范围:昭披耶河以东为法国势力范围,以西为英国势力范围。虽然暹罗靠着巧思保持中立,没有成为列强殖民地,但仍然受到英法的诸多压制。
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1851年至1868年在位)开始开放政策。1854年拉玛四世与英国签订《鲍宁条约》,对外国开放,并开始国内的改革。至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大帝,1868年至1910年在位)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适应殖民国家对暹罗施加的压力。他废奴隶制,建设新式交通建设,新式学校与派遣学生留学欧美,并且以外交牵制外国势力,“聯英制法,聯俄制英”。1930年代的大萧条导致1932年6月发生不流血革命,当时是拉玛七世在位。暹罗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30年代后半期暹罗民族主义高涨,华人与暹罗人关系紧张[8]。1939年,銮披汶·颂堪把“暹罗”改名泰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泰国倾向大日本帝国,和日本同盟后,成为轴心国的成员,亦为日本在亚洲唯一的盟友 (其它均为傀儡政权,如满洲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和泰国签订《日泰同盟条约》。1942年1月25日,泰国向英美宣战,日本在占领英属缅甸及英属马来亚将部分在缅甸和马来亚半岛的占领地割让给泰国。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泰国随即在翌日宣布:“泰国1942年1月25日对英美宣战宣言无效。”此“宣战无效”宣言被同盟国承认。但泰国仍然要支付少许赔款。泰国亦成为了最后一个停战的轴心国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军事盟国,在经济上军事皆有亲密关系,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空军曾在泰国境内驻扎大量机队与人员。在东南亚地区,泰国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该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始创国之一,亦在东南亚区内事务有积极的参予。在政治上,泰国长期由军政府统治,直至1991年泰国军事政变后,泰国由军人政府过渡至文人政府。
2001年2月9日,他信·钦那瓦成为新任泰国总理,泰国在他的领导下走出金融危机,走向稳定的局面,后他完成4年任期,于2005年成功连任。然而他所领导的政府深陷贪污丑闻之中,使得专权的军方有机可趁,再度导致国家陷入两方拉锯的不稳定局面。
2006年是泰王拉玛九世登基60周年,他信执政超过五年,政局步上分化,反对派指责他信贪污,上街要求他下台,他信被迫提前大选,由于4月2日的议会选举遭到三大反对党的联合抵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4月5日,泰国看守内阁总理他信·钦那瓦在内阁特别会议上指派副总理奇猜·万那沙提暂时行使看守内阁总理职责[9]。5月8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定,泰国选举委员会在国会下议院选举中“有违法和违宪行为”,因此选举结果无效,应重新举行国会下议院选举[10]。9月19日,军方发动政变,解散他信内阁,由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接管国家政权[11]。9月22日,陆军司令颂提·汶雅叻格林出任管理改革委员会主席[12]。10月1日,管理改革委员会颁布临时宪法并立即生效,管理改革委员会更名为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3]。10月9日,以素拉育·朱拉暖为临时总理的临时内阁宣誓就职[14]。10月20日,临时立法机构泰国国民立法大会成立[14]。
2007年8月19日,就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15],草案通过公决[16]。12月的大选,亲他信的人民力量党赢得大选,再次执政。
总理沙麦·顺达卫违反宪法,2008年9月9日遭解除职位,9月17日,下议院选出前法官颂猜为总理,但颂猜于12月2日被裁定选举舞弊而被迫下台。
据报道,泰国的政变有时或与王室及支持王室的势力有关;国王为保持平衡,指示政争须有限度。2008年的政治危机中,穿着黄衫、包围机场的人被指为王室支持者;运动起源于国王惧怕他信进一步扩张影响力。总理颂猜代表民选政府命令警察进入机场驱逐黄衫人,但军警都只忠于国王而不愿行动。[12]
政变后,泰国通过2007年宪法,规定由军队控制的选举委员会指定参议院160席中的84席,其余议席中的绝大部分也由各地的选举委员会指定;并且通过法院限制原泰爱泰党议员参选而控制住众议院,进而控制政府官员的选择。由于军队是忠于泰国王室,因此,通过政变,泰国王室重新控制及主导泰国的军政大权。在野民主党上台,亲他信的为泰党成为在野党。
2010年泰国反政府示威,发生在2010年3月12日至5月19日期间,反独裁民主联盟领导的一系列示威活动。示威反对民主党领导的联合政府,要求其下台,提前大选。
2011年7月3日,亲他信的为泰党赢得大选,再次执政。
2013年泰国反政府抗议活动泰国在野党民主党(Democrat Party)10月30日宣布,31日将在曼谷的讪甚(Sam Sen)铁路一带发动反特赦案集会。抗议人士认为,特赦案目的是要替因贪污遭定罪的前总理他信·西那瓦漂白,让他能够结束自我流亡,返回泰国。11月11日参议院以压倒性票数驳回特赦法案,但示威人潮并未减退。同年12月9日,总理英禄·西那瓦宣布解散国会,提前于2014年2月2日举行大选,但反对派不买账,继续示威抗议,要求英禄·西那瓦下台,组成人民议会。
2014年5月20日,泰国军方宣布实施戒严法。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宣布接掌政权,巴育与资深军方官员一同在全国转播的节目上,宣布接掌政权,并称此举是为了恢复和平,这是泰国自1932年以来,军方第12次发动政变。
2017年4月6日,全国维持和平与秩序委员会起草的新宪法被公布,取代《2014年临时宪法》。 2017年宪法的暂时规定规定,根据本宪法在第一次大选后成立的内阁成立后,全国维持和平与秩序委员会将结束使命,但在此之前,全国维持和平与秩序委员会保留了2014年宪法规定的全部权力。 这些规定还规定了所有行动以及全国维持和平与秩序委员会的公告和命令。[17]
议会选举根据2017年宪法于2019年3月24日举行。2019年7月16日,全国维持和平与秩序委员会随着新内阁的宣誓就职解散。[18][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