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函 总笔画:8画 部首:凵 + 6 畫 異體字(凾) 更多信息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系列#0629(凾): 凾|圅|函|崡|涵|蜬|顄|菡 关闭 更多信息 古代字體(函), 商 ... 古代字體(函) 商 西周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漢·許慎) 《六書通》(明·閔齊伋)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关闭 更多信息 上古漢語 ... 上古漢語 蜬 *kuːm, *ɡuːm 函 *ɡuːm, *ɡruːm 涵 *ɡuːm, *ɡuːmʔ 顄 *ɡuːm, *ɡuːmʔ 圅 *ɡuːm 菡 *ɡuːmʔ 关闭同聲符字 (函) (鄭張尚芳 (2003)) 参考 大字源:303页,第10字 汉语大字典:第1卷,309页,第9字 康熙字典:135页,第16字 辞海:173页,第2行,第1字 Unihan数据:U+51FD 函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函 - 教育部1994年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编码 更多信息 “函”的Unihan資料 ... “函”的Unihan資料 仓颉输入法:NUE 四角号码:17772 Unicode編碼: 十进制:20989 UTF-8:E5 87 BD UTF-16:51FD UTF-32:000051FD Big 5:A8E7 CCCII:21334E CNS 11643-1986:1-4C2A CNS 11643-1992:1-4C2A EACC:21334E GB 2312-80:2615 GB 12345-90:2615 JIS X 0208-1990:4001 KPS 9566-97:F2DE KS X 1001:1992:8962 中文電碼: 中国大陆:0428 台湾:0428 关闭 漢語 函 讀音 更多信息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字現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擬上古音英義函hánhom/*Cə-m-kˁəm {*Cə-m-kˁ[ə]m}/envelop, contain 关闭 汉语拼音:hán 粵拼:haam4 閩南語白話字:hâm 釋義 覑舌頭。說文解字:「函,舌也。」 瞹鎧甲、護身甲。周禮.冬官考工記:「燕無函,秦無廬,胡無弓車。」鄭玄.注引鄭司農云:「函,鎧也。」 攰匣、盒子。如:「劍函」、「鏡函」、「石函」。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荊軻傳:「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 涖套子、封套。如:「全書共十函」。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三.武平一徐氏法書記:「時見宮人出六十餘函,於億歲殿曝之,多裝以鏤牙軸、紫羅褾。」 嘷書信、信件。如:「來函」、「函件」。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信到,奉所惠貺,發函伸紙。」唐.李商隱.隋宮詩:「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朥現行公文的一類。用於各級機關公文往返,或人民與機關間的申請與答覆。如:「「公函」、「申請函」。 訜包容、容納。詩經.周頌.載芟:「播厥百穀,實函斯活。」鄭玄.箋:「函,含也。」漢書.卷一○○.敘傳上:「函之如海,養之如春。」顏師古.注:「函,容也。」 瞹用木盒盛裝,並加以密封。戰國策.燕策三:「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新五代史.卷三十七.伶官傳.序:「方其係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 攰陷入。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唐.柳宗元.古東門行:「當街一叱百吏走,馮敬胸中函匕首。」 翻譯 翻譯 英语:correspondence 组词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函 日語 函 讀音 訓讀:いれる (ireru), はこ (hako) 音讀:かん (kan) 朝鮮語 函 讀音 更多信息 音讀 ... 音讀 함 (ham) 关闭 越南語 函 讀音 hòm 異體字 㮀 䤴 凾 圅 椷 肣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