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更多信息 正體/繁體 (中元節), 簡體 (中元节) ... 正體/繁體 (中元節) 中元 節 簡體 (中元节) 中元 节 关闭 維基百科有一篇相關的條目:中元節 發音 官話 (拼音):zhōngyuánjié (注音):ㄓㄨㄥ ㄩㄢˊ ㄐㄧㄝˊ 粵語 (粵拼):zung1 jyun4 zit3 客家語 (四縣,白話字):chûng-ngièn-chiet / chûng-ngiàn-chiet (海陸,客家語拼音方案):zhungˋ ngien zied 晉語 (維基詞典):zung1 ye1 jieh4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Tiong-goân-chiat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zhōngyuánjié 注音:ㄓㄨㄥ ㄩㄢˊ ㄐㄧㄝˊ 通用拼音:jhongyuánjié 威妥瑪拼音:chung1-yüan2-chieh2 耶魯官話拼音:jūng-ywán-jyé 國語羅馬字:jongyuanjye 西里爾字母轉寫:чжунъюаньцзе (čžunʺjuanʹcze)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ʈ͡ʂʊŋ⁵⁵ ɥɛn³⁵⁻⁵⁵ t͡ɕi̯ɛ³⁵/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zung1 jyun4 zit3 耶魯粵拼:jūng yùhn jit 廣州話拼音:dzung1 jyn4 dzit8 廣東拼音:zung1 yun4 jid3 國際音標 (幫助):/t͡sʊŋ⁵⁵ jyːn²¹ t͡siːt̚³/ 客家語 (北四縣話,包括苗栗) 白話字:chûng-ngièn-chiet 客家語拼音:zungˊ ngienˇ jiedˋ 客家話拼音:zung1 ngian2 jiad5 國際音標:/t͡suŋ²⁴ ŋi̯en¹¹ t͡si̯et̚²/ (南四縣話,包括美濃) 白話字:chûng-ngiàn-chiet 客家語拼音:zungˊ ngianˇ jiedˋ 客家話拼音:zung1 ngian2 jiad5 國際音標:/t͡suŋ²⁴ ŋi̯an¹¹ t͡si̯et̚²/ (海陸,包含竹東) 客家語拼音方案:zhungˋ ngien zied 國際音標:/t͡ʃuŋ⁵³ ŋien⁵⁵ t͡siet⁵/ 晉語 (太原話) 維基詞典:zung1 ye1 jieh4 國際音標 (老派,無連音):/t͡sũŋ¹¹ ye¹¹ t͡ɕiəʔ²/ 閩南語 (泉漳話:臺灣話(常用)) 白話字:Tiong-goân-chiat 臺羅:Tiong-guân-tsiat 普實台文:dionggoanciad 國際音標 (臺北):/tiɔŋ⁴⁴⁻³³ ɡuan²⁴⁻¹¹ t͡siɛt̚³²/ 國際音標 (高雄):/tiɔŋ⁴⁴⁻³³ ɡuan²³⁻³³ t͡siɛt̚³²/ 名詞 中元節 (道教) 為東亞地區的傳統節日,主要進行替亡靈普渡、祭祀的活動 同義詞 地官誕/地官诞 盂蘭盆會/盂兰盆会 盂蘭盆節/盂兰盆节 (Yúlánpénjié) 普渡 (pǔdù) 鬼節/鬼节 (guǐjié) 七月半 (qīyuèbàn) (晉語) 七月十五 (泉漳話) 鬼仔節/鬼仔节、徛旗、普祀 參見 三元節/三元节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