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效应(英语:Rashomon effect)是一个讲述目击者们在提及一事件时的证词并不可靠,且给出自相矛盾的解释或描述的心理学术语,在犯罪学社会学社会科学中亦有使用。

概述

罗生门效应的命名来源来自黑泽明在1950年执导的电影《罗生门》,其中的四名目击者以四种相互矛盾的方式描述了一起谋杀案[1]。该术语涉及到众人的动机、处理事件能力、就案发状况的描述与值得争论的演绎、对事件的证据的说词不一,以及人类感知、记忆和描述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2][3]。在现代学术背景下,罗生门效应被定义为一“对理解复杂和含糊的情况所需的知识论框架或思维、认知和记忆方式”的术语[4]。2015年11月6日,帝博大学媒体与电影学助理教授布莱尔·戴维斯(Blair Davis)与西门菲莎大学的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和王建(Jan Walls)一同出版了《罗生门效应:黑泽明、罗生门及其遗产》(Rashomon Effects: Kurosawa, Rashomon and their legacies),以研究该术语的历史及其在电影、文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史学的应用[5]

利兹贝克特大学客座教授瓦莱丽·亚利亚(Valerie Alia)将罗生门效应称为“罗生门原理”(The Rashomon Principle),她自1970年代末以来便一直使用这种变体,并在12年后首次发表在一篇关于新闻政治的文章中,之后又在1997年的文章《罗生门原理:写民族志的记者》(The Rashomon Principle: The Journalist as Ethnographer) ,以及2004年出版的著作《媒体伦理与社会变迁》中使用罗生门原理(Media Ethics and Social Change)一词[6][7]。美国视觉人类学卡尔·G·海德英语Karl G. Heider于1988年在一人类学期刊上发表文章,为罗生门效应提出了一个有用的说明,他以这术语来表达感知的主观性对回忆的影响,目击者凭此能够对事件产生截然不同但同样合理的描述[8]

在2020年澳洲昆士兰最高法院英语Queensland Supreme Court的《澳大利亚进步研究所有限公司诉昆士兰选举委员会和奥尔斯案(第2号)》中,兼任昆士兰大学法学教授的彼得·阿普尔加思法官(Peter Applegarth)写道:

罗生门效应描述了证人们如何以不同且矛盾的方式描述一事件,体现出他们是用主观和利己主义的方式解释自己的主张,而不基于客观事实。当双方都声称赢得了此案时,我们不应感到惊讶,毕竟罗生门效应显而易见地左右了诉讼的结果[9]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