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宁州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宁州
Remove ads

安宁州,是元明清时期云南的一个散州,今为安宁市元朝中庆路,下州[1]明朝清朝云南府,考评冲、繁[2]师范在《滇系》中评价安宁州“据会垣之肘腋,实西迤之门庭”[3][注 1]

Thumb
安宁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

历史

元宪宗七年(1257年),在今晋宁阳城堡万户府[6],安宁属阳城堡万户辖区[1]。至元三年(1266年)设安宁千户所,十二年(1275年)改为州[1]。同年,又说十三年(1276年)[7],划原安宁千户碌琫、化泥、骥琮笼地设禄丰县,属安宁州[1]。十三年(1276年),在那龙城设三泊县[8],划属昆阳州[9]。二十四年(1287年),降罗次州罗次县,二十七年(1290年)划属安宁州[1]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罗次县划出,直隶于云南府[10]。清康熙五年(1666年)裁撤安宁守御千户所[11],屯田划归安宁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撤云南左三卫,安宁州内卫所屯田划归属地[11]。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将原安宁所部分屯田划归易门县[12]。雍正三年(1725年),将原三泊县地从昆阳州划归安宁州[12]。雍正九年(1731年),禄丰县划出,直属于云南府[12]

咸丰七年(1857年),昆阳回民起义军马兴领兵攻克安宁州城,自署知州。九年(1859年)正月,州人谢连科、武举杨煜闾于禄脿大千寺召集乡勇,收复州城。同年八月,谢连科在海口兵败,新兴回民起义军田庆余追击攻克安宁州城,斩杀知州庆安、吏目杜鸿钧。十年(1860年)六月,清军收复州城。十一年(1861年),田庆余部再次攻克安宁州城。同治元年(1862年),田庆余败,退离州城。二年(1863年),回民起义军第三次攻克州城。六年(1867年)杜文秀东征,七年(1877年)正月,大司马马清率起义军第四次攻破州城。八年(1869年),岑毓宝率清军围攻安宁,于八月十六日破城,马清退至禄丰被擒。[13]

民国二年(1913年),云南省裁厅、州,一律改成为县[14],安宁州改为安宁县[15]

Remove ads

人口

明洪武年间,安宁州有1,128户、5,892人,嘉靖年间1,748户、21,497人,崇祯年间1,666户、21,588人,清康熙初年增至32,217人,雍正年间有3,408户、27,264人(含泊境)[16][17]。咸同年间因云南回变,安宁人口骤减,光绪九年(1883年)降至3,290户、11,439人[17]。宣统二年(1910年),增长至8,520户、50,255人[18]。长期以来境内汉、夷杂居,夷人以倮倮(彝族)、僰人(白族)为主,清中后期已汉化[19]

行政区划

明朝时期,编户为10里[20]

习惯上将原三泊县辖区称为“泊境”。为便于催办田赋,清雍正年间,将泊境以外划为四坊六里,每坊、里列十甲,四坊六里为:善政坊、善教坊、通清坊、聚宝坊、第一里、第二里、象池里、温泉里青龙里、新生里。泊境催办钱粮使用顺庄滚单法,无坊里名号。[21]

光绪年间,划为州城市与东、南、西、北四乡,东乡辖45村,南乡辖鸣矣河市、小龙潭市、八街市及92村,西乡辖草铺市禄脿市三泊市及31村,北乡辖迤龙市及31村。[22]

清末,全州划为东、南、西、北四界与上、中、下三保,界、保设团保局[23]

政治

明代,官吏设置为流官知州一人、土官知州一人(后裁)、同知一人(崇祯年裁)、州判一人(后裁)、吏目一人、学正一人、训导一人、医学一人、僧正道纪阴阳典术各一人[24][25]。州属机构有常平仓、税课局、僧正司、东桥巡检司、禄脿巡检司、安宁驿、禄脿驿、旌善亭、申明亭等[26][注 2],东桥巡检司于弘治八年(1495年)裁撤[29]。除州属机构外还设有布政司分司、按察司分司、安宁盐课提举司安宁守御千户所[26]

清代,官吏设置为知州一人、吏目一人、学正一人、训导一人、医学一人、僧正一人、道正一人、阴阳典术一人[25]。州属机构初有学正署、训导署、吏目署、常平仓、公馆、生生馆[30],后又建社仓、丰盈库、养济院、掩骼会[31]

文化

安宁州,元大德年间始建,内有明伦堂、博文斋、约礼斋,后有射圃[32]安宁文庙在州学之西,与州学同时建立[33],2006年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年后,“人多习儒,诵读之声遍于闾巷”[19]

明清两朝,安宁州共有进士18人[34][35][36][37][38]

更多信息 姓名, 科目 ...
Remove ads

城池

安宁守御千户所城,洪武二十四年(1891)建,千户朱寿筑为千户所[39],周长2里180步,开有四门[40],后倒圮。万历四年(1576年),知州姚继先在原所城以北筑砖城,改称安宁州城,以原所城北门为南门,周长5里,高2丈2尺,东、北两侧为螳螂川,无护城河[41]。安宁州城开有四门:东为拱华门,南为临禄门,西为洪源门,北为浴德门[42],另有小西门,长期封闭[43]。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41],知州重修,改南门称南薰门[42]。雍正九年(1731年)[41],知州杨若椿增修,在东门两侧凿吞海门、煮海门便于取盐,改道螳螂川流经城墙南侧,又在西侧修护城水沟[42]。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国远征军进驻安宁城,军方以不必要且阻碍交通为由,派兵拆除城墙、城楼,砖石木料用于修筑碉堡、兵营、花台、街道,城池大部无存,仅太极山上残存一段城墙根基,现以“太极山古城墙遗址”名义列入安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44]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引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