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爆音(英语:implosive),也称内破音,是通过喉部内吸和肺部外呼的混合气流机制产生的塞音或塞擦音[1]。发音时,声门向下压迫出肺部空气而控制气流。因此,它跟纯粹的送气喉辅音不同,内爆音像所有浊辅音那样因发声而有所改变。世界上大约有13%的语言具有内爆音[2]。
在国际音标里,内爆音用浊塞辅音的符号在顶部加弯曲小勾表示:[ɓ ɗ ʄ ɠ ʛ]。
发音
在发塞音时, 把声门向下拉会减少在声道里的空气。然后,该塞音会释放出。 这在有闭塞音的语言中尤其明显,在流出下一个元音时空气“进入”口腔(如"implosive"(闭塞音)一词) 然而和其他肺爆破音相比没有气流,例如Kru languages等语言。
绝大部分内爆辅音都是浊辅音,因此声门只半闭合。因为发声所需要的气流降低了口腔的真空度,内爆音尽可能最早地产生大口腔空穴。因此双唇音[ɓ]是发声最早的内爆音,也是世界上最为普通常见的内爆音;另一方面,软颚音[ɠ]就很少见,小舌音[ʛ]更加少见。这跟送气辅音刚好相反。送气辅音中软颚音最为常见,双唇音较少。
内爆音的种类
已被证明存在的内爆音有:
内爆塞擦音和摩擦音非常不常见。例如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Kung-ekoka语和Hendo语(一种班图语)中就有内爆塞擦音。[3]有几种中部苏丹语,例如Mangbetu语,具有唇齿摩擦内爆音,这个音“强烈内爆,下唇被气流短暂地向口腔内拉入”。
各种被叫做“清内爆音”、“声门闭合型内爆音”[4]或者“倒送气音”的辅音涉及与内爆音不同的气流原理,即纯声门吸音[1]。这些音声门闭合,所以不可能有肺部气流。国际音标曾经专门使用符号<ƥ ƭ ƈ ƙ ʠ>来表示这些音,但于1993年取消。现在它们用符号<ɓ̥ ɗ̥ ʄ̊ ɠ̊ ʛ̊>来表示,偶尔也记作<pʼ↓ tʼ↓ cʼ↓ kʼ↓>。有些人使用上标的“<”: p˂ t˂ c˂ k˂ ,但这些符号另有用途,不是国际音标的符号。
具有内爆音的语言
撒哈拉地区的非洲语言里内爆音相当常见;东南亚地区的各种语言广泛存在内爆音;亚马逊盆地的部分语言也有内爆音。其他地区的语言很少报道有这类音,但是个别某些零散分布的语言,如北美州的玛雅语系各语言、印度南亚次大陆的信德语,也存在内爆音。欧洲、澳洲的语言几乎完全不存在内爆音。不过,全浊塞音通常会有轻微的内爆现象,尽管通常因为缺乏形态上的浊爆破音对比而没有详细的描述。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很普遍,从迈都语到泰语,还有班图语支的各种语言,包括斯瓦希里语,都有这种现象。
信德语具有少见的大量对立的内爆音,包括[ɓ ᶑ ʄ ɠ][4][注 1]。尽管信德语的爆破音[b d ɖ ɟ ɡ]具有齿音与卷舌音的区别,但这种差别在内爆音中会被掩盖中和而丧失。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的压夏语(Ngadha language)具有构成对立的卷舌内爆音[ᶑ][5]。
中国南方的侗台语族诸语言,如壮语、临高语、黎语,苗瑶语族的苗语,部分吴语(集中于浙南和上海郊区)、部分粤语(勾漏片等)、闽语海南话,以及越南语都具有内爆音。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