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华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华话国际音标ŋ̍˧˩ fa˧˥ fa˥˩),又称长乐话长乐腔,是一种主要通行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地区的客语方言,五华话在台湾亦有分布,但使用空间日渐萎缩。五华县旧称长乐,后因与福建长乐等县重名而改称为五华,故五华话也称为长乐话。
1987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中五华话被归类为粤台片兴华小片[2],后于2012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被归类为粤台片龙华小片[3]:116-124

事实速览 五华话, 发音 ...

分布

现代五华县内客家话大同小异。本地传统将五华话分为三片[4]:2-3

  • 北片,以华城镇为代表的长乐声, ①华城话,分布在北部近兴宁的华城、新桥、岐岭、双头4镇
  • 中片,以水寨镇为代表的下山声, ②水寨话,分布在县城及其附近即安流以北的水寨、大坝、河东、油田、平南、横陂、锡坑、小都、郭田、转水、潭下、长布、大田、周江、中兴、文葵、大都、双华等地
  • 南片,以安流镇为代表的上山声。③上山话,类似揭西和海陆丰的客家话,分布在安流以南的棉洋、桥江、梅林、华阳、龙村、硝芳、登畲等。水寨话、华城话合称下山话,原客家话粤台片兴华小片,上山话属客家话漳潮片。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在此基础上增加西片,将五华话分为四片[5]:17, 21

由于临近兴宁市,五华县年轻人的口语受到了兴宁话的深度影响,尤以北部乡镇为甚[4]:3-4


在台湾,使用长乐腔的客家人主要聚居于桃竹苗一带,小部分散居在台北市台中市,祖籍大多为五华县的安流镇与梅林镇,属于上山声,并保留了一些早期五华话的特点[5]:87-88。由于五华县南部乡镇邻近陆河县、揭西县,因此上山声除声调略有不同外,声韵又近似海陆腔客家话(陆河话)。长乐腔在台湾日渐式微,趋于与四县腔、海陆腔合流[6]

Remove ads

长乐腔

长乐腔曾经作为台湾客家语七大腔调(四海永乐大平安)之一,由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惠州府永安县的移民带来。其语腔近于今梅州市五华县南部琴江流域的口音。杨梅老坑仍有长乐腔使用者,然已退居家庭内部使用。


在台湾,使用长乐腔的客家人主要聚居于桃竹苗一带,小部分散居在台北市台中市,祖籍大多为五华县的安流镇与梅林镇,属于上山声,并保留了一些早期五华话的特点[5]:87-88。长乐腔在台湾日渐式微,趋于与四县腔合流[6]

语音

本节介绍的五华话音系,取自县城所在地水寨镇

声母

五华话包括零声母在内共有20个声母。齐齿呼前之声母ŋ会颚化为ɲ;零声母前的齐齿呼介音i摩擦强烈,实际相当于j[4]:12。若将前述两者及零声母记入声母,则五华话共有22个声母。

韵母

五华话有63个韵母,其中ien音韵地位与ian同;iet音韵地位与iat同;ɨ实际相当于舌尖元音。下表没有列入ŋ̍两个声化韵。

更多信息 复韵母, 鼻尾韵 ...
Remove ads

声调

单字调

五华话共有6个单字声调[5]:26

更多信息 调类, 调值 ...

连读变调

五华话有13种连读变调的情形[5]:26-28

文白异读

五华话中部分字存在文白异读现象,显示了不同时代层次的读音。

声母

声母的文白异读体现在古知组字与古非组字中[4]:37
前者的文白异读字数量不多,白读为t/,文读为ʧ/ʧʰʦ/ʦʰ;后者的文白异读字白读为p//m,文读为f/v[5]:51-57

更多信息 汉字, 白读 ...

韵母

声母的文白异读体现在古蟹摄字与古梗摄字中[4]:38
前者白读为ai,文读为i;后者的文白异读字数量较多,白读为/iaŋak/iak,文读为en/inet̚/it̚[5]:64-65, 74-75

更多信息 汉字, 白读 ...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