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獵龍屬是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是由徐星等人在2012年所敘述、命名,屬名與種名都是以古生物學家菲力·柯爾(Phil Currie)為名。正模標本(編號IVPP V 10597)是一個接近完整的身體骨骼,身長70公分,最初被認為是蜥鳥龍的幼年個體化石。 Xu Xing
依特米龍屬Holtz)將依特米龍改歸類於暴龍超科。 在2009年,尼克拉斯·朗里奇(Nicholas Longrich)與菲力·柯爾(Phil Currie)提出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將其歸類於馳龍科的伶盜龍亞科。 除了模式種外,屬內沒有其他的物種。由於只有頭顱骨被發現,可以肯定的是牠的腦部大小
巴約龍省。化石是一些脊椎、骨盆、以及其他部分的骨頭[1]。 在2006年,古動物學家羅多爾夫·科里亞(Rodolfo Coria)、菲力·柯爾(Phil Currie)與Paulina Carabajal首次提到這個名稱,是以化石發現處的巴約山(Cerro Bayo)為名。但是,這些化石並沒有經過正式的
矮暴龍屬最初標本屬於同一種動物。在2005年,一個關於矮暴龍有效性的會議談論到位於伯比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珍」標本。數個古生物學家,包含菲力·柯爾(Phil Currie)與Donald M. Henderson認為這個標本的發現,確認矮暴龍是未成年的暴龍個體,或是暴龍的相關種。另一方面,彼得·賴森(Peter
亞洲近頜龍屬4公斤。亞洲近頜龍生活於上白堊紀,距今約9千萬年前,是已知年代最早的近頜龍超科。 模式種是馬氏亞洲近頜龍(C. martinsoni)是在1993年由菲力·柯爾(Phil Currie)等人所敘述、命名。屬名意為「亞洲的近頜龍科」,種名則是以古生物學家Gerbert Genrikhovich Martinson為名。正模標本(編號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