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下放机关仍然维持一个机构的完整性,使得法人能够介入管理行为中。 因此,它提供国家以更高效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如17世纪法国政治家奥迪隆·巴罗(Odilon Barrot)所形象化的:“这是用同一把锤子捶,但是我们缩短了它的柄。” 在法国,权力下放政策被非常有效地推广,95%的行政人员服务于下放机关,占总经费的三分之二。
阿道夫·梯也爾宪会议,是右翼自由主义者的领袖,社会主义者的恶敌。在二月革命后不久,虽然他尽他所能,但是仍然与被国王召见的保皇党左派奥迪隆·巴罗(英语:Odilon Barrot)爆发了战争。他不能统领团体,所以他辞去首相一职。 在第二共和时期,梯也尔加入了保守共和党人,此后,他一直留在党内,但从未取得职位。但他
七月王朝举动引发了10月17日和18日的骚乱:示威者在文森要塞游行,因为四位前部长被拘押在那里。 骚乱之后,基佐要求罢免塞纳省省长奥迪隆·巴罗(Odilon Barrot),因为在给巴黎市民的声明中,他把要求废除死刑的请愿书称为“不合时宜的举措”。基佐受到布罗伊公爵的支持。基佐认为,一位高级公务员实在不能
法国总理第二共和 杜邦·德勒尔(英语:Jacques-Charles Dupont de l'Eure) → 阿拉戈 → 卡芬雅克 → 巴罗(英语:Odilon Barrot) → 奥普尔(英语:Alphonse Henri d'Hautpoul) → 空缺 → 福谢(英语:Léon Faucher) → 空缺
亞歷克西·德·托克維爾鎮暴行動,卡芬雅克最後宣布了紧急状态並且暫時凍結了憲法的法條。儘管身為卡芬雅克以及保守派的支持者,托克維爾仍然接受了奧迪隆·巴羅(英语:Odilon Barrot)政府的邀請,在1849年6月至10月間擔任法國外交部的部長。由於與總統拿破崙三世理念不合,他在就任後數個月便辭職而去,但仍擔任國民議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