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爆炸装置
爆炸装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简易爆炸装置(英语: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缩写:IED),又称土制炸弹,中华民国国军军语辞典称“应急爆炸装置”,泛指任何利用现有或临时制造的材料所制成之炸弹。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2月1日) |





概要
由于土制炸弹多使用现有材料制作,不是标准化生产,效能及安全性难有保证,故此使用土制炸弹的多为缺乏生产批量武器资源的恐怖份子或游击队。正规军一般会使用标准化、效能良好的炸弹,并从工厂或生产商订购,但不代表正规军不使用土制炸弹,例如制式装备的弹药供应不足的时候,也会搜寻当前可用的材料自行制作爆炸品,而且土制炸弹的杀伤力也可以十分强大,如使用油桶等大型容器制作的桶装炸弹,便曾经多次被使用于内战。
设计制造IED的思考面向
在制造即造爆炸装置时,必须针对目标类型进行细部调整,才能将杀伤力发挥到极致[1],达到所欲达成的效果。缘此,起爆方式的选择是制造IED的重点。
高热、震波和破片是炸弹爆炸时的主要杀伤力来源。
震波因为受到传播介质(大多数情况下是空气,有时候是水或地表)的影响会迅速衰减,一定距离以外即不具备杀伤能力。为了加强杀伤能力,增加爆炸物的数量和妥善安排爆炸物的位置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准备工作的复杂化和总重量的增加将会抵销爆炸的奇袭性。此外,震波很难穿透坚硬固态物体,躲在掩蔽物后面的人员或装备可获得极佳的防护效果。
破片具有质量,因炸弹爆炸时取得部分能量,故在飞越一段距离后仍有杀伤能力,而且有机会穿透坚硬固态物体而杀伤掩蔽于其后的人员或装备。但破片的数量与杀伤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很难精确评估。恐怖份子制造炸弹时常会放入大量铁钉来增强杀伤力[2]。
高热在炸弹的杀伤效能中并不重要,因为当空气膨胀产生的震波迅速朝外扩张时,热能会迅速转换成动能,温度随即迅速下降[来源请求]。换言之,除非位于爆炸中心地(爆心地),否则几可忽略高热这项杀伤因素。燃烧弹(汽油弹、白磷弹、黄磷弹)之类的炸弹不归于此类。
引爆方式的选择对于即造爆炸装置能否达成杀伤目的有绝对的影响。
利用军规引信和雷管是最简便、安全和有效率的方式,但是因为任务需求不同,自然也需要做些变化。传统方式是采用计时装置来引爆,随后出现以遥控方式进行引爆(特别是利用无线电或移动电话等器材作为引爆装置)。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美军查获的IED已采用是感应式引信和防拆装置,显见IED的设计与制造已逐渐趋向复杂化和精密化,已非能以“简易爆炸装置”来叙述。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