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击剑比赛,是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其中一个比赛大项,于2024年7月27日至8月4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进行[1]。此次比赛共设6个男子小项和6个女子小项[1],是历史上第二次所有三个剑种的男女个人赛和团体赛均有设立的奥运击剑比赛。
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击剑比赛 | |
---|---|
比赛场馆 | 巴黎大皇宫 |
日期 | 2024年7月27日至8月4日 |
项目数 | 12(男子:6;女子:6) |
参赛选手 | 212(计划配额,不含团体替补)位选手 |
国际击剑联合会计划在该大项上分配共计212个参赛名额(男女各106个,不含团体替补)[2]。获得团体项目参赛名额的代表团,可在对应剑种个人项目获得3个参赛名额,否则只能获得1个参赛名额。每个代表团最多可以派出9名男子及9名女子运动员参赛(不含团体赛替补)。国际击剑联合会在分配名额时会确保所有的个人小项参赛人数均不超过37人,而所有的团体小项参赛队伍数则均不超过9支。入选代表团的运动员必须符合奥林匹克宪章及国际击剑联合会的相关规定。[3]
绝大多数名额根据团体和个人奥运排名进行分配,各代表团需透过2023年4月3日至2024年4月1日期间进行的国际击剑联合会指定赛事来积累奥运积分,以争取奥运资格。少部分个人名额通过各区域的资格赛决定,只有未能透过团体和个人奥运排名获得相应性别相应剑种资格的代表团方可透过所属区域的资格赛争取余下的名额。[3]
主办国法国在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参赛名额的基础上,可额外获得至多6个主办国名额(不分男女,不含团体替补),法国可在确保参赛总人数不超过国际击剑联合会要求数目的情况下,自行决定在哪些项目上使用这些主办国名额。[3]
每个代表团可在每个性别每个剑种团体小项上最多安排1名替补选手,替补选手在团体比赛期间被换上场后,被换下的正选选手不可再上场。团体比赛期间有上场的选手(无论是正选还是替补)均可获得相应团体小项的名次。[3]
资格来源[3] | 出线资格 | 出线名额 | 男子 | 女子 | 备注 | ||
---|---|---|---|---|---|---|---|
个人 | 团体 | 个人 | 团体 | ||||
主办国 2017年9月13日 ![]() |
不适用 | 0个男子参赛名额 0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任何未使用的主办国名额会分配至外卡。 |
团体奥运排名 2024年4月1日 |
前4名 | 12个男子参赛名额 1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名次递补。 |
5至16名最佳非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一般情况下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排名分配给同区的其他代表团。 如果该区没有队伍排名对应项目团体5至16名,空出的名额会分配给奥运排名最高且未获资格的队伍,不分区域。 | |
5至16名最佳美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5至16名最佳亚洲和大洋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5至16名最佳欧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个人奥运排名 2024年4月1日 |
非洲区排名最佳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只有未获得对应性别对应剑种团体席位的代表团才可通过此途径获得席位。 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排名分配给同区的其他代表团。 |
美洲区排名最佳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亚洲及大洋洲区排名前2名 | 2个男子参赛名额 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不适用 | ![]() ![]() |
不适用 | ||
欧洲区排名前2名 | 2个男子参赛名额 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不适用 | ![]() ![]() |
不适用 | ||
美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5日至7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只有既未获得对应性别对应剑种团体席位又未能够凭借对应性别对应剑种个人奥运排名获得席位的代表团才可通过此途径获得席位。 如果获得资格的代表团放弃名额,空出的名额会按同一资格赛的名次递补。 |
欧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非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7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亚洲及大洋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7日至28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外卡 | 不适用 | 0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符合外卡申请条件的国家/地区奥委会必须在2024年1月15日前提交提名名单。 每个性别各有1个外卡名额,不分剑种。 空出的外卡名额根据同性别的个人奥运排名重新分配,不分剑种。 |
空出席位重新分配 | 不适用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总计 | 35 | 8 | 36 | 8 |
资格来源[3] | 出线资格 | 出线名额 | 男子 | 女子 | 备注 | ||
---|---|---|---|---|---|---|---|
个人 | 团体 | 个人 | 团体 | ||||
主办国 2017年9月13日 ![]() |
不适用 | 0个男子参赛名额 0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任何未使用的主办国名额会分配至外卡。 |
团体奥运排名 2024年4月1日 |
前4名 | 12个男子参赛名额 1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名次递补。 |
5至16名最佳非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一般情况下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排名分配给同区的其他代表团。 如果该区没有队伍排名对应项目团体5至16名,空出的名额会分配给奥运排名最高且未获资格的队伍,不分区域。 | |
5至16名最佳美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5至16名最佳亚洲和大洋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5至16名最佳欧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个人奥运排名 2024年4月1日 |
非洲区排名最佳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只有未获得对应性别对应剑种团体席位的代表团才可通过此途径获得席位。 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排名分配给同区的其他代表团。 |
美洲区排名最佳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亚洲及大洋洲区排名前2名 | 2个男子参赛名额 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不适用 | ![]() ![]() |
不适用 | ||
欧洲区排名前2名 | 2个男子参赛名额 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不适用 | ![]() ![]() |
不适用 | ||
美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5日至7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只有既未获得对应性别对应剑种团体席位又未能够凭借对应性别对应剑种个人奥运排名获得席位的代表团才可通过此途径获得席位。 如果获得资格的代表团放弃名额,空出的名额会按同一资格赛的名次递补。 |
欧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非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7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亚洲及大洋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7日至28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外卡 | 不适用 | 2个男子参赛名额 0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符合外卡申请条件的国家/地区奥委会必须在2024年1月15日前提交提名名单。 每个性别各有1个外卡名额,不分剑种。 空出的外卡名额根据同性别的个人奥运排名重新分配,不分剑种。 |
空出席位重新分配 | 不适用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女子参赛名额待定 |
![]() |
— | — | — | — |
总计 | 37 | 8 | 34 | 8 |
资格来源[3] | 出线资格 | 出线名额 | 男子 | 女子 | 备注 | ||
---|---|---|---|---|---|---|---|
个人 | 团体 | 个人 | 团体 | ||||
主办国 2017年9月13日 ![]() |
不适用 | 0个男子参赛名额 0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任何未使用的主办国名额会分配至外卡。 |
团体奥运排名 2024年4月1日 |
前4名 | 12个男子参赛名额 1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名次递补。 |
5至16名最佳非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一般情况下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排名分配给同区的其他代表团。 如果该区没有队伍排名对应项目团体5至16名,空出的名额会分配给奥运排名最高且未获资格的队伍,不分区域。 | |
5至16名最佳美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5至16名最佳亚洲和大洋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5至16名最佳欧洲区队伍 | 3个男子参赛名额 3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个人奥运排名 2024年4月1日 |
非洲区排名最佳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只有未获得对应性别对应剑种团体席位的代表团才可通过此途径获得席位。 任何空出的名额会按排名分配给同区的其他代表团。 |
美洲区排名最佳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亚洲及大洋洲区排名前2名 | 2个男子参赛名额 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不适用 | ![]() ![]() |
不适用 | ||
欧洲区排名前2名 | 2个男子参赛名额 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不适用 | ![]() ![]() |
不适用 | ||
美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5日至7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只有既未获得对应性别对应剑种团体席位又未能够凭借对应性别对应剑种个人奥运排名获得席位的代表团才可通过此途径获得席位。 如果获得资格的代表团放弃名额,空出的名额会按同一资格赛的名次递补。 |
欧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非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7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亚洲及大洋洲区资格赛 2024年4月27日至28日 ![]() |
首名 | 1个男子参赛名额 1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
外卡 | 不适用 | 0个男子参赛名额 0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不适用 | — | 不适用 | 符合外卡申请条件的国家/地区奥委会必须在2024年1月15日前提交提名名单。 每个性别各有1个外卡名额,不分剑种。 空出的外卡名额根据同性别的个人奥运排名重新分配,不分剑种。 |
空出席位重新分配 | 不适用 | 0个男子参赛名额 2个女子参赛名额 |
— | — | ![]() ![]() |
— | |
总计 | 34 | 8 | 36 | 8 |
以下是击剑项目的具体赛程安排:[4]
以下是参加击剑项目的代表团名单:
* 主办国家/地区(法国)
项目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个人重剑 (详细) |
加纳虹辉![]() |
扬尼克·博雷尔![]() |
穆罕默德·赛义德![]() |
团体重剑 (详细) |
![]() 科赫·马泰·陶马什 翁德拉什菲·蒂博尔 希克洛希·盖尔盖伊 纳吉·达维德 |
![]() 古俣圣 加纳虹辉 山田优 见延和靖 |
![]() 伊日·贝兰 雅各布·尤尔卡 马丁·鲁贝什 米哈尔·丘普尔 |
个人花剑 (详细) |
张家朗![]() |
菲利波·马奇![]() |
尼克·伊特金![]() |
团体花剑 (详细) |
![]() 松山恭助 敷根崇裕 饭村一辉 永野雄大 |
![]() 纪尧姆·比安基 菲利波·马奇 托马索·马里尼 阿莱西奥·福科尼 |
![]() 马克西米利安·沙塔内 马克西姆·波蒂 恩佐·勒福尔 朱利安·梅尔蒂纳 |
个人佩剑 (详细) |
吴尚旭![]() |
法里斯·费尔贾尼![]() |
路易吉·萨梅莱![]() |
团体佩剑 (详细) |
![]() 具本佶 吴尚旭 朴相元 都庆东 |
![]() 盖迈希·乔纳德 绍特马里·翁德拉什 西拉吉·阿龙 劳布·克里斯蒂安 |
![]() 塞巴斯蒂安·帕特里斯 马克西姆·皮昂费蒂 博拉代·阿皮蒂 让-菲利普·帕特里斯 |
项目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个人重剑 (详细) |
江旻憓![]() |
奥里亚娜·马洛-布勒东![]() |
穆豪里·埃斯特![]() |
团体重剑 (详细) |
![]() 萝塞拉·菲亚明戈 玛拉·纳瓦里亚 朱莉娅·里齐 阿尔贝塔·圣图乔 |
![]() 玛丽-弗洛朗丝·康达萨米 亚历山德拉·路易-马里 奥里亚娜·马洛-布勒东 科拉利娜·维塔利斯 |
![]() 亚历山德拉·亚雷茨卡 阿莉恰·克拉西克 雷娜塔·克纳皮克-米亚兹加 马蒂娜·斯瓦托夫斯卡-文格拉尔齐克 |
个人花剑 (详细) |
李·基弗![]() |
劳伦·斯克鲁格斯![]() |
埃莉诺·哈维![]() |
团体花剑 (详细) |
![]() 杰奎琳·杜布罗维奇 李·基弗 劳伦·斯克鲁格斯 马娅·温特劳布 |
![]() 阿里安娜·埃里戈 马丁娜·法瓦雷托 阿莉切·沃尔皮 弗兰切斯卡·帕伦博 |
![]() 东晟良 上野优佳 宫胁花纶 菊池小卷 |
个人佩剑 (详细) |
玛农·阿皮蒂-布吕内![]() |
萨拉·巴尔泽尔![]() |
奥莉加·哈尔兰![]() |
团体佩剑 (详细) |
![]() 尤利娅·巴卡斯托娃 阿林娜·科马休克 奥莉加·哈尔兰 奥廖娜·克拉瓦茨卡 |
![]() 崔世彬 全河英 全恩惠 尹智秀 |
![]() 高嶋理纱 尾崎世梨 江村美咲 福岛史帆实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