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西洋热带气旋是一种在南半球发生的罕见天气现象。在南大西洋上有较强的风切变(会令热带气旋难以生成)和缺乏对热带气旋生成有利的天气系统令该处达到飓风强度的气旋极为罕见。[1] 如果要对此“飓风季”划定季节周期,最有可能便会是与北大西洋飓风季相反、即由11月至4月间南半球的海水比较温暖的时段;且在三月中旬时达至最高温度。[2] 这些热带气旋将来的国际编号为xxSL。[3] 200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957年至2008年间,有92个副热带气旋在南大西洋上生成。[4]
世界气象组织并未将南大西洋划定为热带气旋形成、监测的洋区,亦未设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英语:Regional Specialised Meteorological Centre,简称RSMC)。但自2011年起,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开始对南大西洋海域形成的热带气旋或亚热带气旋进行命名。
以下记录了一些比较著名的的南大西洋热带或副热带气旋。
热带或亚热带气旋
4月9日,一低压在刚果盆地形成。次日便从安哥拉东北处出海。它向西前进,越过一片温暖的水域。根据国家飓风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的资料,它在巅峰强度时是热带低压或热带风暴。 4月14日,该风暴因为被一条大飑线吸收而迅速消散。 迄今为止,它是唯一一个有记录的东南大西洋热带气旋。
2010 年 3 月 8 日,原为温带气旋发展出热带特征,在巴西南部沿海被归类为亚热带气旋。次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始对该系统进行监测,并将其作为 90Q 名称下的一个感兴趣的系统。国家飓风中心也开始将系统监测为低 SL90。在 3 月 9 日下午,系统达到了 55 公里/小时(34 英里/小时)的强度和 1000 hPa(毫巴)的气压。它于 3 月 10 日被宣布为热带风暴,并于 3 月 12 日晚成为温带风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估计安妮塔累积的气旋能量为 2.0525。除了南里奥格兰德州和圣卡塔琳娜州海岸的公海外,没有与风暴相关的损害。
安妮塔在里约热内卢南部生成,3月10日向东偏北移动。
3月11日向东偏西移动。
3月12日凌晨减弱为热带低压。
2015年2月5日12:00UTC,巴西海军水文中心把一个位于圣保罗东南约17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亚热带低气压。
2月6日12:00UTC,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格为亚热带风暴,并命名为Bapo(巴浦)。
2月7日12:00UTC,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降格为亚热带低气压。
2月8日00:00UTC,巴西海军水文中心认为巴浦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10日12:00UTC,巴西海军水文中心把一个位于南纬28度,西经45度的低压区升格为亚热带低气压。
3月11日00:00UTC,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格为亚热带风暴,并命名为Cari(卡里)。同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SL,其后更改为90Q。
3月12日00:00UTC,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降格为亚热带低气压。同日,CPTEC指出卡里为一混合热带气旋(Hybrid cyclone)。
3月13日12:00UTC,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卡里也是第三个南大西洋的热带气旋。
一亚热带低压在2016年11月15日于里约热内卢西南处生成。
11月16日,它增强为亚热带风暴,从巴西海军处获得了德尼(Deni)的名字。
德尼向南南东方向移动,并在11.17 00:00UTC不久之前转化为温带气旋。
2016年12月4日早些时候,一温带气旋从圣卡塔琳娜州移入南大西洋。之后,它迅速增强并转化为一个亚热带气旋,从巴西海军处获得了伊卡 (Eçaí)的名字。从12月5日开始,伊卡开始减弱,并于12月6日00:00UTC减弱为亚热带低压。
23日凌晨,该低压移出陆地,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评为热带低气压。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评为热带扰动,给予扰动编号90Q。
25日凌晨,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伊巴(Iba)。不久后,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27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对其发出最后报告。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5月20日上午8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格为副热带低气压。同日晚间11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格为副热带风暴,并命名捷豹(Jaguar)。
5月22日上午8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降格为副热带低气压。
2020年1月23日晚间8时,一个低压在巴西东方近海形成,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评为副热带低气压。
1月24日上午8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格为副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库鲁米(Kurumí)。
1月25日上午8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降格为副热带低气压。晚间8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判定其已并入锋面。
10月25日晚间8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认为一个副热带低气压在巴伊亚州和圣埃斯皮里图州海岸边界对出形成。
10月26日上午8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格为副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曼尼(Mani)。
10月28日上午8时,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里约热内卢以南的低气压于 2021 年 4 月 19 日转变为亚热带低气压。2021 年 4 月 20 日,巴西海军将该系统的类别提升为亚热带风暴,并将其命名为 Potira。 风暴在科帕卡巴纳堡垒引起了一场大风,阵风的速度超过了每小时 60 公里。 在 Balneário Camboriú 和 Florianópolis (SC),Potira 造成的宿醉导致街道泛滥和人行道损坏。 Itajaí 和 Navegantes 的港口关闭了 3 天。没有报告旋风造成的经济或物质损失。 4月25日,巴西海军将其降级为低压区。
蒙特维多东南偏东约520公里(320英里)的温带气旋在2021年6月28日晚间开始出现副热带气旋特征[5]。
到了6月29日,系统发展出风眼,并在上午被巴西海军判定已经转化为副热带风暴,但当下并未获得命名,因为当时仍在巴西海军的责任范围外[6]。晚间11时,巴西海军将其命名为拉奥尼(Raoni)。
2021 年 12 月 10 日,据巴西海军称,在巴西南部海岸形成了亚热带低气压。 同日上午,系统演化为亚热带风暴,命名为乌巴(Ubá)。其后,系统逐渐减弱,系统于12月12日被降级为热带低气压,次日减弱为低压区。
5月17日,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格为副热带风暴,并命名为亚克灿(Yakecan)。
2月16日,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判定一个副热带低气压形成。
2月18日,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判定其已转化为热带低气压。
2月19日,巴西海军水文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阿卡拉(Akará)。
热带或亚热带低气压
风暴名称
下面的名字将被用于南大西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风暴。该名单于2011年由巴西海军水文中心拟定,该中心也自同一年开始对南大西洋的热带气旋与亚热带气旋进行命名工作,但是该中心目前并非世界气象组织指派的区域专责气象中心(英语:Regional Specialised Meteorological Centre,简称RSMC)。 黑色粗体名称则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将会使用的名称。
|
|
|
风暴时间表
风暴统计
由1957年起,有80个官方统计的热带或亚热带气旋在南大西洋生成:
风暴清单,按月份
|
|
风暴清单,按年代
|
|
内部链接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