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20毫米30/38年式高射炮(德语:Flugzeugabwehrkanone 30/38,FlaK 30/38)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制造的高射炮,为德国军队最重要的轻型防空炮火,也是德国军队产量最大的火炮。[1]它有多种变形版本,例如轻量化供伞兵和山地部队使用的Gebirgsflak 38,以及四联装的Flakvierling 38

事实速览 20 mm Flak 30, 类型 ...
20 mm Flak 30
Thumb
20 mm Flak 30
类型防空炮
原产地 纳粹德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34年4月–1991年
使用方
参与战争/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产历史
生产商莱茵金属
毛瑟
生产日期1934–1945
制造数量超过144,000[1]
衍生型2 cm Flak 38, Gebirgsflak 38, Flakvierling 38
基本规格
重量450 kg (992 lbs)
Gebirgsflak 38:276 kg[2]
长度4.08米(13英尺5英寸)
枪管长度1.3米(4英尺3英寸) L/65
宽度1.81米(5英尺11英寸)
高度1.6米(5英尺3英寸)
操作人数7

炮弹20×138mmB
口径20 mm (.79 in)
射击仰角-12°to ±90°
回旋角度360°
射速Flak 30/38 280/450 rpm (连续)
Flak 30/38 120/180 rpm (实际)
枪口初速高爆弹:900 m/s (2,953 ft/s)
穿甲曳光弹:830m/s
有效射程2,200 m (2,406 yds)
供弹方式20发弹匣
关闭

2厘米38式四联装高射炮(Flakvierling 38)

事实速览 2 cm Flakvierling 38, 类型 ...
2 cm Flakvierling 38
Thumb
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士兵训练使用2厘米38式四管高射炮,摄于1943年。
类型高射炮
原产地 纳粹德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0年3月–1945年
使用方 纳粹德国
参与战争/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产历史
研发者毛瑟
研发日期1940
生产商毛瑟
莱茵金属
Ostmarkwerk
生产日期1940–1945
基本规格
重量1,509 kg (3,327 lbs) with trailer
长度4.08米(13英尺5英寸)
枪管长度1.3米(4英尺3英寸) 65倍径
宽度1.81米(5英尺11英寸)
高度1.6米(5英尺3英寸)
操作人数8

炮弹20×138mmB
口径2,0cm (.78 in)
枪机选射式
载具Sd.Ah 52 (Special Trailer 52)
射击仰角- 10° - +100°
回旋角度360°
射速每分钟1,800发 (理论)
每分钟800发 (实战)
枪口初速900 米/秒 (2,953 ft/s)
有效射程2,200 m (2,406 yds) (防空)
最大射程5,783 m (5,230 yds) (对地)
供弹方式4x 20发弹匣
关闭

即使30年式高射炮已经开始服役,德国空军德国陆军等国防军部门仍对其防空效率有所怀疑。面对当时的俯冲轰炸机攻击机在速度上的进步, 陆军认为引进自1920年代已开始研发的37毫米防空武器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这些武器的射速虽与30年式高射炮相约,但发射的却是比原来重约八倍的弹头。这不仅能对敌机造成更高的伤害,其较高的动能使它的射程更远,能在远距离歼灭敌机。这意味着其可以使敌机更早进入己方火力范围之内。

多数20毫米防空武器都有着较薄弱的发展前景, 它们经常被重新设计来寻找更合适的用途。然而,当莱茵金属公司推出了四联装版本的FlaK 38(2 cm Flakvierling 38)时,20毫米武器才重新拥有与其它武器相比之下的竞争力。Vierling一词指四联装,指出其设计是由4门20毫米防空炮组成的。

四联装高射炮(Flakvierling)是由四门组合起来的20毫米Flak 38高射炮加上一组座位、弹药架和一组折叠把手所组成的。炮架有一个三角形底座,底座有多个接口使底下的脚能撑起整座炮。其透过两个转轮把手来控制其旋转角度和射角。当升至最高时,整座炮的高度有307厘米高。 每门安装在上面的FlaK 38防空炮均配备有一个20发弹匣,即一门四联装防空炮共有4个20发弹匣。由于弹匣载弹量少,它的实战射速仅每分钟800发,比理论射速每分钟1,400发为少。可是要达至每分钟800发的射速,仍需要装填手用最多6秒来完成四个弹匣的更换才能达到。同时,炮管过热和炮管侵蚀使得它的射击持续率极低。自动武器射速被特别限制在每根炮管大约每分钟100发来让射击热力散发。 在半自动或全自动模式下,这门炮均使用两块脚踏板来控制各两门单管防空炮。它的有效射程2,200米。除了对付低飞的敌机外,也可以用来杀伤地面目标。 [3]

Remove ads

历史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政府同莱茵金属签订了一项合约,要求它设计一种用于对付低空飞行飞机的小口径防空炮。莱茵金属公司在瑞士生产的C/30火炮的基础上设计了这种新型火炮。[4]1934年这种2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开始批量生产,35年服役。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前,中华民国和荷兰还购买过这种高射炮。[5]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各国飞机的飞行速度变得更高,因而有必要提高Flak 30的射速。这一任务被交到了毛瑟公司的手上,1940年,德军引入了flak38式高射炮以取代flak30高射炮,后者的产量大幅下降。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38年式高射炮的理论射速提高了大约一半,38年式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部分高射炮被装上Sd.Kfz._10英语Sd.Kfz.10半履带卡车,成为了德军第一种自行高射炮。1940年德国又开发了FlaKvierling 38,也就是四联装的Flak38。四联装版本的理论射速可达每分钟1400发,然而由于四联装版本实际上就是将四挺单装机关炮组合到一起,它需要使用四个20发的弹匣供弹,因此实际射速只有大约每分钟800发。除了低空飞行的飞机,还可用来对付轻型的地面装甲车辆。[6]供海军使用的高射炮则被称为Flak C/30和Flak C/38,有单装、双联装和四联装多种版本。海军型的高射炮被装备在纳粹德国海军的各种水面舰艇乃至潜艇上。负责防空的纳粹德国空军制造了121677挺高射炮,而纳粹德国陆军则制造了15985挺。[7]

Remove ads

弹药与设计

这种高射炮可以使用多种炮弹,用于对空射击时一般采用高爆、曳光、自毁弹。同时还可以使用穿甲曳光弹、芯高速穿甲弹(Pzgr.40或APSV.40)。当发射穿甲曳光弹的时候炮口初速降低至每秒830米,使用高速穿甲弹时的初速为每秒975米。这种高速穿甲弹可以在300米的距离上击穿49毫米厚的装甲。[7]

这种高射炮使用枪管短后座式后座作用,可以使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模式。使用脚踏板控制射击,弹匣安装在火炮的左侧而不是像厄利孔20毫米机炮那样安装在上方。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