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82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0年8月11日) |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中国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1982年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在1982年,有26个热带低压形成。
PAGASA:Akang
PAGASA:Bising
PAGASA:Klaring
- 香港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天文台在6月28日正午12时悬挂一号戒备信号,当时戴丝集结在香港以南约560公里。同日黄昏时间影响香港的偏东风有所增强,因此天文台在28日下午7时10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6月29日香港持续受偏东强风影响,大老山及横澜岛的最高阵风分别为每小时98及87公里。17日开始转受偏北风影响。18日开始转吹强风程度东北风,风力一度逼近烈风程度。天文台在同日下午4时15分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杰拉尔集结在香港以南约430公里,离岸受偏东烈风影响但晚间风势有所缓和。6月30日日间香港风力因戴丝减弱而有所缓和。戴丝在7月1日上午3时最接近香港,于香港东南约90公里掠过。天文台在7月1日上午5时左右测得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996.1百帕斯卡。同日早上香港逐渐转受偏北风影响,天文台在上午6时10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随着戴丝继续远离,所有信号在7月1日下午6时40分除下。
香港在6月28日普遍天晴酷热。6月29日至7月2日有雨。7月1日至3日期间,每日早上都有雷暴。随后几日香港受大骤雨影响。
PAGASA:Deling
PAGASA:Emang
PAGASA:Iliang
PAGASA:Loleng
PAGASA:Miding
PAGASA:Oyang
PAGASA:Norming
PAGASA:Pasing
PAGASA:Ruping
PAGASA:Susang
PAGASA:Tering
PAGASA:Uding
PAGASA:Weling
PAGASA:Aning
PAGASA:Bidang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PAGASA:Gading
PAGASA:Heling
PAGASA:Yaning
热带气旋名单
|
|
|
|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