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鹀(学名:Emberiza melanocephala)为鹀科鹀属的鸟类。它在东南欧至伊朗繁殖,并在冬季主要迁徙到印度,有些个体会进一步迁徙到东南亚。像同科的其他鸟类一样,它们生活在开阔的草原栖地,成群飞翔,寻找谷物和种子。成年的雄鸟特征明显,具有黄色的腹部、栗色的背部和黑色的头部。繁殖羽的雌鸟看起来像颜色较暗淡的雄鸟。在其他羽毛状态下,它们与近缘的褐头鹀很难区分,并且在北伊朗的繁殖区重叠区域中,两个物种之间会自然杂交。
分类
黑头鹀在1769年由奥地利博物学家乔瓦尼·安东尼奥·斯科波利首次进行物种描述,并命名为Emberiza melanocephala.[3] 模式产地位于斯洛文尼亚的卡尼奥拉[4]。该物种是单型种:未认可任何亚种[5]。属名Emberiza 来自古高地德语的Embritz,意为鹀;种小名melanocephala 则结合了古希腊语的melas,意为“黑色”,和kephale,意为“头部”[6]。
描述
这种鸟类体长15 cm(5.9英寸),比芦鹀大,且尾巴较长。繁殖期的雄鸟拥有明亮的黄色腹部、栗色的上半身和黑色的头罩。雌鸟是雄鸟的较淡版本,腹部颜色较浅,背部为灰棕色,头部呈灰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腹部呈黄色,且两者都很难与相应羽毛状态下的褐头鹀区分,尽管黑头鹀的脸颊通常比喉部颜色更深。一年生的雄鸟有灰色的头顶,背部则有栗色和灰色的斑块。一年生的雌鸟则与红头鹀的雌鸟难以区分,但头顶的斑纹比下背部更多,腹部为黄色[7]。
分布与栖地
分布于欧洲、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巴勒斯坦、印度、英国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偶见于东南部等地,主要生活于平原耕作区和矮林地带或山边稀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欧Carniola(克拉尼斯卡)。[2]
黑头鹀在开阔的灌木丛区域繁殖,包括农业用地。冬季它们迁徙到亚洲,大群鸟类会聚集在农田和草地上。最远的迁徙纪录来自一只被系放的鸟,迁徙距离约为7,000 公里。另一只被系放的鸟在七天内飞行了1,000 公里。雄鸟在迁徙途中会形成纯粹的雄性群体,并且比雌鸟早到达冬季栖地[9]。在印度的冬季分布范围主要在印度西部和北部,向南延伸至北部卡纳塔克邦[10]。冬季它们在有刺的相思树上形成大型集群栖息,经常与其他物种如黄喉麻雀一起[9]。
主要的繁殖区域从东南欧延伸至中亚。冬季栖地主要在印度,但迷鸟已被发现在日本、中国、香港、泰国、老挝、韩国和马来西亚越冬[11]。夏季迷鸟可能出现在欧洲北部,如挪威。
行为与生态
黑头鹀在草地上觅食种子时会成群出现。它们在夏季繁殖,筑巢于低矮的灌木或地面上。巢是一个由干草构成并衬有毛发的杯状巢[12]。每窝产卵四至六颗,约13天孵化,小鸟在约10天后离巢。牠们的主要食物在养育幼鸟时是昆虫,其他时间则以种子为主。在保加利亚,大翅蓟(Onopordum acanthium) 枯萎倒塌,导致鸟巢崩塌,这被认为是生态陷阱的一个例子[13]。在北伊朗,与褐头鹀的分布区域有重叠,且自然杂交普遍[14],尽管分子数据显示两个物种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15]。
与褐头鹀相似,但不同于许多其他鹀属(Emberiza)鸟类,它们一年换羽两次。在迁回繁殖区之前,它们会在冬季栖地换羽一次,繁殖后再换羽一次。幼鸟在离巢时具有柔软的羽毛,然后在迁徙前换成幼鸟羽,并在冬季栖地换成成鸟羽[9][16]。
冬季牠们的叫声是单音节的推特声或轻柔的zrit[9]。牠们的歌声由一连串响亮的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包含快速加速的刺耳高音混合,并有一些清晰且模糊的音符插入,然后突然停止[7]。
图库
-
繁殖羽雄鸟,贝洛波列,塞尔维亚
-
繁殖羽雄鸟,塞尔维亚
-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