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台湾话:Lo̍k-ní-mn̂g)是位于台湾台南市安南区的一个地名,最初用来指台江内海与外海连通的水道及其周围地区。鹿耳门水道南北两边为滨外沙洲,分别是南线(南汕)与北线(北汕),而在姚莹《东槎纪略》〈筹建鹿耳门炮台〉一文中提到南线又名北线尾,北线又名海翁隙[1]:133。1643年于《热兰遮城日记》上出现的“Lacquymoye”一词可视为“鹿耳门”一名在荷兰文献上的首次出现[2]:11[3]。另外在清初文献上记载鹿耳门之名是因“形如鹿耳,分列两旁,中有港门,镇锁水口”而来[3]。而自1960年代左右开始安南区的妈祖宫与土城地区便开始争论鹿耳门港的位置与清代鹿耳门妈祖庙的正统相关性。
历史
- 荷兰与明郑时期
1643年于《热兰遮城日志》上出现的“Lacquymoy”一词可视为“鹿耳门”一名在荷兰文献上的首次出现[2]:11。而后在1652年由哥涅理斯·约翰松·布落克荷伊(Cornelis Jansz Plockhoy)绘制的〈手绘大员及其附近地区地图〉于北线尾(Bassemboy)岛北端标注了“Lacjemoie”(鹿耳门)与“'t Gat van Lacjemoie”(鹿耳门沟)[1]:114,而在揆一所著的《被遗误的台湾('t verwaerloosde Formosa)》一书中则使用“Lakjemuyse”一词指郑成功水师进入台江内海的鹿耳门水道[2]:12。而施琅攻台时亦是选择从鹿耳门水道进入台江内海[2]:19。
在荷兰时期,位于加老湾(Callewangh)沙洲与北线尾沙洲之间的鹿耳门可能仅是隶属于北线尾底下的小地名,为渔夫捕鱼暂时停留之处,且为汉人进行走私的地方[3]。
- 清朝时期
清康熙年间,鹿耳门正式设港,与福建厦门对渡,当时大型商船从鹿耳门港道南招进入鹿耳门港,小型船从北招进入鹿耳门港,之后经台防厅稽查,再搭小船经台江内海到大井头(康熙年间)、镇渡头(雍正年间)[3]。又因为易守难攻,港门仅容两艘船只,水底下有铁板沙,且又因为是唯一正口之故,所以成为船只进入台江内海的重要门户,故设有重兵[3],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建两座炮台,移驻水师300人,并有战船5艘,雍正八年(1730年)又将海防厅移驻鹿耳门,使该地有文武二馆(海防厅、汛兵千总署)[4]。而又因为容易发生船难,故有鹿耳门妈祖庙的建立[3],陈文达《台湾县志》中记说“鹿耳门妈祖庙,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4]。
而到了乾隆晚期,由于鹿仔港(今彰化县鹿港镇)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放与蚶江对渡,八里坌(今新北市八里区)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开放与五虎门对渡,使得鹿耳门不再是唯一正口,重要性受到挑战[3]。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后,因湾里溪(今曾文溪)在暴雨后改道于鹿耳门出海,鹿耳门港道淤积,成为废港[3]。同治十年(1871年)时曾文溪溪水暴涨,冲毁古鹿耳门天后宫。而在旧庙被冲毁之前,神像已被抢救出来,但日后妈祖宫鹿耳门天后宫与土城正统鹿耳门圣母庙之间的纷争亦由此埋下肇因[4]。
以当地为背景之文学作品
- 《入侵鹿耳门》(2004年,李锌铜著)[5]
- 《禆海纪游》 (郁永河著)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