鹃头蜂鹰学名Pernis apivorus,英语:European Honey Buzzard、Western Honey-Buzzard,中国大陆作鹃头蜂鹰,台湾作西方蜂鹰),是鹰形目鹰科蜂鹰属下的一种鸟类。[3]这个物种为中等体型的迁徙性猛禽,5月至9月间于欧洲森林内繁殖,而其他时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林地或灌木草原渡过。鹃头蜂鹰如其名主要以蜜蜂黄蜂的相关产物为食,以其在繁殖期时特殊的飞行展示闻名。[4]

Quick Facts 鹃头蜂鹰, 保护状况 ...
鹃头蜂鹰
Thumb
摄于德国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鹰形目 Accipitriformes
科: 鹰科 Accipitridae
属: 蜂鹰属 Pernis
种:
鹃头蜂鹰 P. apivorus
二名法
Pernis apivorus
(Linnaeus, 1758)[3]
Thumb
分布范围
  繁殖区
  非繁殖区
  过境
异名
  • Falco apivorus Linnaeus, 1758
  • Circus apivorus Linnaeus, 1758
Close

这个物种的个体变化相当大,但整体而言以其较小而带有特殊羽毛的头部、翅膀下的腕斑及横纹、较大而有圆滑转角的尾部能与其他长相相似的𫛭属物种区分。雄雌之间体型差异不大,主要在颜色上有所差异。成鸟眼睛虹膜为黄色,鸟喙黑色,腹部有着类似大理石纹路的斑纹;而幼鸟眼睛为褐色,鸟喙带有黄色区块,腹部及翅膀的斑纹也有所不同。

其繁殖期在五月至九月之间,每次产1—3枚卵,30—35天孵化,40—44天后可离巢,繁殖的成功率极大程度上受到食物供应及天气冷暖的影响。虽然鹃头蜂鹰目前遭狩猎的问题较为严重,并可能有农药毒害及撞击致死的问题,但族群减少状况仍尚不严重,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无危物种

物种命名与分类

这个物种在拥有有效学名之前就已有被描述的纪录,如英国鸟类学家法兰西斯·威卢比英语Francis Willughby等人在1676年的著作及英国博物学家埃利埃泽·阿尔宾英语Eleazar Albin于1731年所出版的《A natural history of birds》第一册中就已有“Honey Buzzard”一名。[5][6]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于1746年引用了这些资料给予其Falco pedibus feminudis flavis一名。[7]

1758年,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统第十版中将鹃头蜂鹰的学名以二名法变更为Falco apivorus,成为在《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下第一个有效的学名。[8]该种小名apivorus是由拉丁语apis(意为“蜜蜂”)及-vorus(意为“吃的”)所组成的词。[9]:51模式产地位于瑞典[10]:111

1816年,法国动物学家乔治·居维叶在其著作中,根据鹃头蜂鹰头部上的特殊鳞片状羽毛、尾部及鸟喙特征,将其独立为一个属Pernis;同时鹃头蜂鹰也因此成为了该属的模式种[3][11][12]此属名Pernis来自希腊语pernèspernēs,是一种曾被亚里士多德赫西丘斯英语Hesychius of Miletus所提及的一种猛禽之名。[9]:298[11]

凤头蜂鹰

南洋蜂鹰

菲律宾蜂鹰

鹃头蜂鹰

2004年所建立的蜂鹰属支序图[13]

生物分类学上,该物种曾被认为与凤头蜂鹰形成超种,甚至被认为是同一个物种,但现在已为两个独立的物种。[3]:111[14][10]但在历史上曾在中亚地区(如哈萨克斯坦阿曼)有发现数次疑似两者杂交的个体出现。[15]目前鹃头蜂鹰为单型种,没有亚种分化。[3]

形态描述

鹃头蜂鹰的体长52—60厘米,体重平均约754.4公克,为中等体型的猛禽。[16][17]鸟喙宽平均约11.7毫米、深平均约13.7毫米、嘴峰长平均约34.8毫米;翼展118—150厘米,翼长平均约40.7厘米;跗跖平均长约43.9毫米,尾长平均约25.3厘米。[16][4]在野外的寿命平均9年,目前最年长的个体达29岁。[18][10]:111

Thumb
鹃头蜂鹰头部拥有一圈用以保护眼睛及额头的鳞状刚性羽毛[19][20],摄于匈牙利

这个物种无论任何年龄及性别,其颜色和斑纹都具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21][22]综观而言,成鸟鸟喙较小,眼睛虹膜为黄色;腹部会布满斑纹,但深浅不一且疏密程度也会有不同,被形容为“大理石状的斑纹”[22][21][10]:111其翅膀后缘为深色,而初级飞羽末端通常浅色,腕部具有深色斑块,以及横贯于翅膀羽毛中间的三条水平横纹:其中最接近基部的一条较粗,其余两条较细。[17][19]尾部基部有两条暗色条纹。[10]:111雄鸟头部灰色,背部呈灰褐色;雌鸟整体含头部偏褐色,翅膀下的图案较为模糊,两者大小差异不明显。[21][4][14]

幼鸟外观上则缺乏腹部的繁复花纹,蜡膜黄色而非成鸟之黑色,眼睛虹膜呈褐色。[17]主要的羽毛颜色偏红褐或黄褐色,初级飞羽末端多为深色,翅下可能会有更多的水平横纹。[17][21]尾部的条纹偏细且不明显的条纹,多为四条。[10]:111整体特征被认为是模仿欧亚𫛭幼鸟以保护自身不被苍鹰等掠食者捕捉的缘故。[4]

鹃头蜂鹰的外观与同样有着不少个体差异的𫛭属鸟类相似,但前者头部狭长、尾巴较长而大并带有圆滑的转角。[21][17]乘空翱翔时,鹃头蜂鹰的翅膀呈弓形或稍平、尖端下垂的形状,是一个另一个与𫛭属物种区别的特征(该属鸟类通常翅膀会保持水平)。[17][22][21]而与凤头蜂鹰的差别则在鹃头蜂鹰的体型更大、尾巴较短、翅膀较宽,而指叉则有六个。[4]

栖息环境与迁徙

鹃头蜂鹰主要栖息温带或更北方的大型森林或树木众多的丘陵地区,特别是在落叶林内。[22][10]:111在欧洲,牠们偏好有在边缘和开阔区域的林地出没,而较少出现在西侧偏海洋性的环境。[22][14]在非洲时,主要利用树木众多,但树冠较稀疏的热带和亚热带林地和灌木草原为其主要的栖息环境。[19]这个物种通常生活于中低海拔地区,但在高加索地区比利牛斯山的山区则可分布至海拔近2000米高。[10]:111

Thumb
鹃头蜂鹰飞行时的仰视照片

这个物种也是长距离的迁徙性鸟类,在繁殖季时主要在整个欧洲及亚洲西半侧(整体横跨北纬67度至南纬37度之间),非繁殖季时则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渡过(介于北纬10度至赤道之间,少部分在南纬30度的地区)。[3][14][19]牠们最远需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移动到非洲中部地区,每年约飞行约3万公里的距离,被认为是距离最长的迁徙性猛禽之一。[10]:86迁徙时,鹃头蜂鹰惯于乘着热气流,穿越宽阔的海域;并相较于极度仰赖滑行的大型猛禽而言,还保有能以自身力量前进的动力,使牠们能更简单地跨越如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形障碍。[17][23]

秋季向南迁徙时,不同年龄的鹃头蜂鹰会有不同的迁徙习性:其中成鸟会倾向于绕过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居于西欧的族群)、博斯普鲁斯海峡(居于东欧和亚洲的族群)、少部分经西西里海峡抵达非洲。[23][14]所花费的迁徙时间较短,起程时间较早(8月底开始)。[23]在直布罗陀海峡的调查显示每年秋季会有6万至12万只鹃头蜂鹰穿越该处。[19]

Thumb
一只未成年的鹃头蜂鹰,留意其尾羽纹路与成鸟之差别

亚成鸟则方向较为零散,除了通过伊比利亚半岛之外,牠们自意大利半岛穿越地中海的几率较高,整体花费的迁徙时间较长,起程时间较晚(9月中旬开始),但两者最终都会抵达相同的区域。[23][14]且无论年龄,穿越不同地区的速度都相近,其中在欧洲地区每天约飞行170公里,在撒哈拉沙漠为每天270公里,撒哈拉以南则为每天125公里。[23]

在4—6月时的春季期间,鹃头蜂鹰会陆续飞回北方的繁殖地。[14][19]这时其移动路径也与秋季相似,除了利用直布罗陀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西西里海峡的使用率也较秋季时来的高。[24][25]这时因为海面上的热气流较少,可以看见牠们低空飞行而过。[25]而剩余大多数刚满一岁的个体则会留在非洲度过下一个繁殖季。[14][19]

习性

鹃头蜂鹰是日行性的鸟类。[26]除了迁徙期间,这个物种甚少飞行,但因平常行为更为隐密,因此多在牠们飞行寻找合适觅食地点时才会发现其踪影。[17][14]若需要移动,牠们往往会在邻近的树中行短距离飞翔,而不同于一般大型猛禽会在停留空中较久。[17]鹃头蜂鹰滑翔时翅膀末端微微下垂;反之翱翔时则微微弓起。[21]牠们曾有被观察到会在地面上等距放置新鲜树枝的行为,但原因尚未明了。[27]

食性

一只鹃头蜂鹰亚成鸟取食蜂巢的纪录,摄于荷兰北荷兰省泰瑟尔

鹃头蜂鹰是最为特化的食虫猛禽之一。[10]:74这个物种以黄蜂虎头蜂蜜蜂的相关物为主食,包含蜂蜜蜂蜡、蛹、幼虫、虫卵、成虫等,并因此有着保护头、眼周及腿部特化构造以防螫咬。[22][10]:74但牠们也会食用一些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青蛙蝾螈甲虫、有翅白蚁、其他直翅目昆虫或是雀形目等中小型鸟类(最大达斑尾林鸽的大小)的幼鸟或卵。[22][14][10]:111[19]植食如浆果、水果也有被记录到是可能的食物之一。[19]近期有报告发现牠们也会自外来种黄脚虎头蜂的巢穴取食,并已经成为在西欧及南欧地区的蜂鹰第二主要的饮食内容。[28][29]

这个物种会追踪在空中的黄蜂,并尾随以寻找其巢穴。[10]:111牠们习惯于在隐藏在低矮的枝干上寻找猎物,将树上的蜂巢拆除或用爪子刨出地下巢穴,或直接在空中捕捉猎物。[14][10]:111而成鸟在喂食幼鸟时主要以黄蜂幼虫为主,蜂巢则可能会遗留在巢上。[30]

繁殖

鹃头蜂鹰的繁殖季约在5月中旬至9月下旬之间,在此期间的行动较为隐密。[22][4]这个物种采单独繁殖。[10]:111每年仅育雏一次。[22]在飞抵繁殖地区的头两三周内,成年雄鸟会进行一种在滑翔后展翅急剧上升,停滞,然后颤动或摇晃数次高举的翅膀,再急剧下降的动作,做为一种对领域的宣示;雌鸟及幼鸟也会展示这种行为但动作不完整,是目前在蜂鹰属鸟类仅见的行为。[19][20]

Thumb
卵标本,藏于德国黑森邦威斯巴登博物馆英语Museum Wiesbaden

成鸟在飞抵繁殖地后就会开始建筑巢穴。[20]雄雌双方每年都会使用新鲜的小型枝条和叶子在树上(尤偏好落叶树)搭建一个小平台育幼,或在另一种大型鸟类的旧巢上进行扩建。[22][10]:111[30]巢穴的位置通常在离地8—26米高的地方。[4]产卵高峰期在5—6月之间,每次产1—3枚卵(平均2枚),每隔2—5天产下一枚。[22][4]卵呈光滑的椭圆形,介于白色至奶油色之间,常带有大小不一的栗红色或红褐色斑块。[30]卵大小为长50.8毫米、宽41.1毫米。[30]孵卵期约30—35天,由双亲轮流孵化。[10]:111

Thumb
两只分别为28日龄及30日龄的鹃头蜂鹰幼鸟与其巢穴,留意其鸟喙上的黄色部分

这些刚诞生的雏鸟,体色为上半灰色下半白色,鸟喙基部会随着时间逐渐转黄,脚爪则逐渐转黑。[10]:111[30]雏鸟由双亲轮流喂食,但第一周主要由雌鸟负责。[10]:111这些雏鸟为半晚熟性,大约25天时才长出羽毛,28天后会开始积极运动。[30]幼鸟在40—44天内有飞行离巢的能力,但至少还会在之后的一个月内由双亲继续照顾。[10]:111[30]

其孵化成功率受食物供应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寒冷、潮湿的春天导致的黄蜂减少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成功率。[10]:111[20]在不同国家中的调查中也有相当大的成功率落差:在德国每次繁殖约0.1—1.1只雏鸟成功离巢;在英国58年的时间内录得91%的成功率;在瑞典1980年代末的调查则得到了每对配对成功养育了0.6只幼鸟的数据。[4]鹃头蜂鹰通常在两岁时首次进行繁殖。[18]

叫声

鹃头蜂鹰的叫声

鹃头蜂鹰是个较为安静的猛禽,在个体、性别之间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会随情感状态决定其叫声长度、强度和音高。[19][4]在育幼时或者准备离开繁殖地前,能听见其叫声的几率最大。[19]被记录到的叫声有“peee-haa”、“pee-ee-aah”、“glee-yee”、有清晰悠长音调的“whee-oo”或“whi-wheeoo”。[22][17][20]是与成年欧亚𫛭完全不同的叫声。[19]

威胁与天敌

鹃头蜂鹰在迁徙过程中所途经之处遭到射击致死的情形相当严重,如意大利马耳他[26][10]:111这个物种除了是在秋季狩猎活动期间最常遭到猎杀的猛禽之外,在格鲁吉亚也很常被捕捉用以食用或药用。[26][4]早在1809年的书籍中,非繁殖季时期的蜂鹰就被描述为“肥美而可口”。[31]一份2020年的研究显示所有途经格鲁吉亚的蜂鹰中,有1.1%的个体因这些活动而遭到影响。[26]

除了最直接性的狩猎活动影响,风力发电厂的建设而导致碰撞或遭路杀也是目前已知较为次要的数量下降原因。[26]因为这个物种可能会食用蝗虫,非洲国家较不受管控的农药使用习惯也是可能的族群减少因素之一。[26]苍鹰及大型的雕鸮属林鸮属猫头鹰也可能会攻击鹃头蜂鹰。[19]

保育情形

目前鹃头蜂鹰预估有29万至43万只可繁殖的个体。[26]在欧洲,这个物种是相当常见的鸟类,且受到12个欧洲国家监测其繁殖情况。[14][26]其族群趋势被认为较为稳定,虽然在欧洲地区的数量过去25年内下降了约3%,但占有当中一半繁殖族群的俄罗斯族群则相当稳定。[14][26]在分布范围极广且族群稳定的情况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无危物种。[1][2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