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德语:Max-Planck-Institut für evolutionäre Anthropologie)是坐落于德国莱比锡的一个研究机构,成立于1997年。[1]它是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一部分,目前共有约330人。

Thumb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建筑侧面

部门

已关闭

  • 灵长类学系:1997~2019 年,主任为克里斯托·伯施(Christophe Boesch)。关闭后一部分人员移至人类行为、生态和文化学系。
  • 语言学系:1998~2015 年,主任为伯纳德·科姆里
  • 发展比较心理学系:1998~2018 年,主任为迈克尔·托马塞罗(Michael Tomasello)。
  • 马克斯·普朗克及魏茨曼考古学及人类学综和研究中心:2014~2018年

运作中

  • 进化遗传学系:建立于1997年,主任为施温提·柏保
  • 人类进化学系:主任为让-雅克·胡布灵(Jean-Jacques Hublin)。
  • 人类行为、生态和文化学系:建立于2015年,主任为理察·麦克艾瑞斯(Richard McElreath)。
    • 比较行为生态学
    • 文化进化理论研究室
    • 2019年吸收一部分原灵长类学系研究人员。
  • 比较文化心理学系:建立于2019年,主任为丹尼尔·豪恩(Daniel Haun)。
  • 语言学和文化进化系:主任为Russel Gray,2020年由耶拿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院搬入。
  • 考古遗传学系:主任为Johannes Krause,2020年由耶拿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院搬入。
  • 单细胞基因体学研究组
  • 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组
  • “以Cuvette Centrale地区作为药用植物库”研究组
  • “黑猩猩早年经验对社会能力的影响”研究组
  • BirthRites 生殖习俗研究组:成立于2019年。

重要贡献

  • 尼安德塔人基因组:2006~2010 年的研究,发现智人尼安德塔人曾有基因交流
  • 世界语言结构图(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2005年发表,整理了超过 140 张有关语言结构(音系、文法、字汇等)特征的分布地图。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