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艾利(英语:Typhoon Aere,国际编号:0417,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Marce)为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7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艾利”一名由美国提供,是马绍尔语风暴之意。
气象历史
艾利在8月20日早上于雅蒲岛西北偏北约5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它初时向北移动,同日下午增强为一热带风暴,随后采取西北路径推进。艾利于8月22日增强为台风。
8月24日,艾利转向西移动,翌日掠过台湾北部沿岸。8月25日,艾利穿越台湾海峡,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附近登陆。随后,艾利转向西南移动,穿越福建沿岸地区。翌日清晨艾利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随后进一步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并转向西推进。8月27日,它在广东中部减弱成一个低压区。
影响
受艾利吹袭,台湾出现广泛暴雨和严重泥石流,有24人死亡,另9人失踪,91万户停水、36万用户的电力受中断,经济损失逾4亿元新台币(约1300万美元)。[1][2]
- 当地评定之巅峰强度分级:台风(CMA)
- 当地评定之最高持续风速:40米每秒(78节;140千米每小时)(二分钟)
艾利在吹袭福建省期间,导致2人死亡,约有4万7千公顷农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人民币。
由于艾利登陆后改向偏西南移动,并进入距离香港400公里范围,香港天文台在8月26日上午10时15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当时艾利位于香港东北偏东约330公里。受艾利影响,香港天气变得不稳定及有狂风骤雨。香港天文台总部于8月27日凌晨3时测得每小时最低海平面气压为992.7百帕斯卡。同日凌晨4时,艾利最接近香港,当时它位于香港西北偏北约120公里。10分钟后艾利减弱为一低压区,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于8月27日凌晨4时10分取消。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