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礼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6°03′45.6″N 120°18′53.1″E 青岛市礼堂,现名青岛音乐厅,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兰山路1号,建于1934年-1935年间,由建筑师郑德鹏设计,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开埠后,市内长期未有向华人居民开放的室内集会场所,华人公众集会常常要借用会馆或旅馆大厅举行,造成诸多不便。1932年春,青岛市政府将中山路第四公园的土地放租给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及青岛银行公会,并要求在该地块内代为建设一座公共礼堂。青岛银行公会原计划将礼堂设于其办公楼的三楼,而市政府审阅设计图纸后认为规模太小,人流上下交通不便,同时与银行大楼功能冲突,故决定改由银行公会出资补助3万元,另选地址建设一座礼堂。礼堂最初拟选址在中山公园建设,但因太过偏僻,遂改在太平路浙江路路口,德占时期的旧港务局址新建[1],定名为青岛市礼堂。[2]
礼堂于1934年4月开建,建筑设计师为青岛市工务局第二科技正郑德鹏,由美化营造厂施工(美化营造厂创办者、建筑师王枚生可能也参与了建筑工程),1935年7月14日竣工,最终耗资约4万元[2][3] 。建成后,青岛市政府又颁布了《青岛市礼堂借用规则》,规定市民及团体进行学术演讲、非营业性娱乐活动、公益集会、庆祝婚嫁以及公共宴会时,可租用礼堂,租用者仅需负担水电费用,无需另缴纳费用,公益活动可以酌情减免水电费[2]。青岛市礼堂建成后直至1960年青岛市人民会堂建成,长期为青岛市最大的公用礼堂[4]。
青岛市礼堂除用作民众集会地点外,亦常为政治会议会场,抗战时期的青岛治安维持会、新民会青岛特别市联合协议会[5]、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岛市参议会等曾先后在此召开会议[6]。1949年后,礼堂延续其用途。1959年,青岛市群众艺术馆曾设于此处[4][7],后迁至安徽路金星电影院[8][9]。约1960年代至1990年代时,青岛市礼堂曾改称市南区礼堂[10][11]。1983年至1994年,市南区文化局在此开办舞厅[12]。1994年5月,该建筑改为中国光大银行青岛分行总部行址[7][13]。
2000年,该建筑以“青岛市大礼堂”之名列入第一批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名单[14]。2006年末至2007年初,青岛市礼堂旧址经过修缮后,于2007年1月辟为青岛音乐厅[15][16]。2008年11月21日,青岛市礼堂旧址列入第八批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17]。
青岛市礼堂位于兰山路北侧,面向青岛湾,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25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2018平方米,总高14米,建筑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朝南的正立面为对称布局,具有欧洲古典样式。立面横向划分为五段,中段主入口处3层,两翼2层,中段与两翼之间的连接处为两层半,并向前凸出。正门为三扇双开的木制包铜皮大门,其前方为六级台阶。三扇大门之间及两侧为石雕壁柱,高两层,柱头雕刻为蝶形纹样。壁柱上方为大理石牌匾,刻有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所题“青岛市礼堂”五字,现已不存在。牌匾上方中央为圆形钟表,两侧各有两块凸起的方锥形花岗岩石块作为装饰。正立面两翼各开有三联长窗。墙面整体采用人造石面材,并勾出横向影线,女儿墙处影线方向有所变化,檐口略微内收。建筑内部北侧为礼堂,宽21米,进深32米,可容纳800余人,地面为磨光人造石地面,天花板雕有纹饰。[2][7][4][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