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绒巴族(锡金语:རོང་པ,Rongpa)或绒人、绒族[绒巴语:(竖写)/(横写),Plaisier转写:Róngkup,意即“Róng”之子;绒巴语又作:(竖写)/(横写),Plaisier转写:Mútuncí Róngkup Rumkup],被印度、尼泊尔人称为雷布查人(英语:Lepchas;尼泊尔语源:लेप्चा/लेप्चे/लाप्चा/लाप्चे[1], Lepcā/Lepce/Lāpcā/Lāpce),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锡金邦和西孟加拉邦大吉岭一带,亦分布于不丹西部、尼泊尔东部。操绒巴语(雷布查语),是第一批抵达锡金的居民。该族原为藏族的一支,与藏族在经济、文化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长期通婚。[2]人口大约五万。
一说他们是土著,另一说他们来自西藏东南。
绒巴族在十七世纪前的历史不可考。[3]绒巴族的史书Chunakh-Aakhen记载,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绒巴族国王Pohartak Panu派兵到塔克西拉,为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大帝助战。[4][5]
绒巴语(绒巴语:Rongke),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比较接近广义基兰蒂语群[6]、藏-喜马拉雅语群[7]。 绒巴族有书写绒巴语的专用文字,即绒巴文,绒巴文由藏文发展而来,早年受汉文化影响而竖写,后来横写时文字随之被逆时针旋转了90度角,导致藏文有头体的“头”跑到了文字的左侧,永远“连”不起来的奇怪现象,所幸绒巴文是无头体。同时,这也使藏文字丁现象消失,降低了文字的复杂度。他们多数以锡金语与尼泊尔语为第二语言。
目前还有原始公社制残余,不久前还有贩卖奴隶的现象。[2]财产按父系继承,动产诸子平分,不动产归长子。[2]
绒巴族盛行买卖婚姻,一妻多夫制普遍存在,父母不过问儿女亲事,亲事由头人提议,双方舅舅、叔叔或祖父协商决定。[2]“订婚”后,吉日由喇嘛占星决定[8],此后,男方的舅舅会献给女方的舅舅一条哈达、一条围巾和一卢比(锡金已成为印度控制下的邦)的钱,以得到女方的正式认可[8]。
吉日上,新郎全家会带着彩礼(这也是给新娘的舅舅的)去新娘家赴宴(当地人称婚宴为Nyomchok),喜筵是由新娘的父亲安排的,意味着双方婚姻关系的确定。[8]
绒巴人把性行为当作日常的消遣,从10至11岁开始并持续终生。[8]失贞不被当作问题,反而被当作“期待”出现的事。丰收节,绒巴自制药液以促进丰收,此时,四至五岁的孩子们在年长者的鼓励下模仿互相性交。[9]
今天,大多数绒巴族人信仰哲雄巴族人从西藏带来的藏传佛教:根据尼泊尔2001年的人口普查,在尼的3660绒巴人中,88.80%信仰藏传佛教,7.62%改信印度教。而在在1835年被割出锡金的大吉岭与噶伦堡的山地,很多绒巴人改信基督教。[8]同时,仍有一部分绒巴人坚持自己的传统信仰——一种类似苯教、巫觋宗敎崇敬Mun的原始宗教。根据目击报告,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宗教仪式时常一个接一个地并行举行。[8]实践上,祛病、消灾仪式由“苯教”祭司主持,葬式(火葬、土葬、水葬)由喇嘛决定,祭司社会地位极高。[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