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1880年10月30日—1954年),原名言信,字益廷四川省郫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曾任重庆市政公所督办(即后之市长)。

Thumb
事实速览 陈国栋, 个人资料 ...
陈国栋
Thumb
个人资料
字益廷
出生光绪庚辰年九月二十七日丑时(1880年10月30日)
逝世1954年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日(1954岁—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00)(74岁)
著作《四川郫县陈氏由闽入蜀润周公派下支谱》
关闭

生平[1][2]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顶陈国栋名入四川官弁学堂第二期学习。宣统二年(1910年),以新军见习官入四川陆军讲武堂受训后任第三十三混成协排长。[3][4]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任二师五标教练官。此后,历任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周骏)第二团第三营营长[5]、国军第十五师(师长周骏)第五十八团第三营营长[6]

民国四年(1915年),任四川陆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辎重营营长[7]在“刘罗”、“刘戴”之战中为刘存厚立功,升团长。民国七年(1918年)12月升旅长。[3][4]

民国九年(1920年),靖国之役,倒向熊克武一边。熊部攻占成都后,4月5日升至四川陆军第三军第七师师长,占合川一带,12月30日北京政府任命为合川镇守使。[3][4]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与刘湘杨森邓锡侯等结成联盟,攻击熊克武刘成勋等部。同年9月15日被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陆军第三十一师师长。12月向熊、刘反攻。[3][4]同年,授骞威将军[8]

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2日,加上将衔,任陆军第三十一师师长、川北卫戍总司令,驻防遂宁一带,辖三师二旅。

民国十四年(1925年),任反杨森联军第六路总指挥。6月,所部师、旅、团长纷纷倒戈投杨,实力锐减,遂通电辞职。[3][4]

民国十五年(1926年),任四川盐运使署盐运使[9]。自从脱离军界,在成都从事公益事业和慈善救济活动。办国益图书馆、国益医药社、国益小学;又开办“省济”第一、第二小学,免费招贫苦子弟入学;办成都平民工厂,任成都慈善堂、四川慈善救济会理事。创办福川银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任四川省参议员。1950年,被邀为成都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3][4]

国民会议代表,福川银行、成都启明电气公司理事长

1954年春,陈国栋病故于重庆[3][4]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