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佃(1042年—1102年),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人。
生平
生于庆历二年(1042年),自幼家贫,好学,晚上靠月光读书,传为美谈,曾在金陵“受经于王安石”[1]。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历官中书舍人、给事中。王安石变法时,他说是“法非不善,但推进不能如初意,还会扰民,如青苗是也”,王安石以陆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王安石去世时,“佃率诸生供佛,哭而祭之”,迁礼部侍郎,修《神宗实录》。在修订过程中,陆佃和范祖禹、黄庭坚意见分歧。黄庭坚对陆佃说:“如公言,盖佞史也。”陆佃则说:“如君言,岂非谤书乎?”在江宁府时,又“即往祭安石墓”。卒于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著有《埤雅》、《礼象》、《春秋后传》等。
家族
陆佃是陆宰的父亲,陆游的祖父。
注释
延伸阅读
参考书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