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战(德语:Blitzkrieg,英语:Blitzkrieg或Lightning War)又称闪击战,是一种军事学说,采用移动力量迅速地出其不意地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起防御线。它脱胎于19世纪普鲁士参谋部的战术“开火渗透”(Fire and Infiltration)。

德意志国防军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苏联前期的入侵非常有效,但在此之后失去优势,因为闪电战需要后方快速补给,必须开发特别的补给车辆、新的通信方法和分散化的指挥方式,战线拉长后德国反而因为扩张过度陷入难以管理的困境。所谓“闪电战”这个名词并非出自德国人之口,而是德军在法国战役结束后,美国时代杂志率先提出的新名词。

闪击理论

战略层面

  • 包含了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运用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突击。
  • 扰乱敌军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和侧翼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的地步。
  • 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敌军兵力。
  • 阻扰敌军后路,使敌军无法撤退,包围并分批歼灭。
  • 威胁敌军后勤,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而陷入孤立。
  • 讲求速度的震撼,力求放弃抵抗并快速缴获武器。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战机、坦克、步兵的协调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作为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空军提供制空权和轰炸支援,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和工业区。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战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例如在二战后期西线因盟军握有制空权,使德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若无法持续给予主力部队充足的补给,便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战术层面

Thumb
闪电战示意图:
① 守方阵地 ② 攻方阵地 ③ 守方火炮 ④ 守方战车 ⑤ 攻方火炮 ⑥ 攻方中战车或重战车 ⑦ 俯冲轰炸机 ⑧ 密接支援攻击机 ⑨ 主力战车攻击 ⑩ 突破、包围、歼灭 ⑪ 机械化步兵 ⑫ 摩托化步兵 ⑬ 突击炮

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1]

  • 集结(Aufmarsch):意即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
    • 由于该战术需“形成重点”(Schwerpunktbildung)之故,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2]
  • 展开(Gefechtsstreifen):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
  • 突破(Einbruch):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
    • 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Breitkeil倒三角形,德军战车部队最常使用的攻击队形)或者“椎型”(Keil正三角形)进行突破[3]。不过若想保留装甲兵的实力以供往后作战计,亦有将突破任务交由步兵担任,待步兵突穿后装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着机动向敌后挺进以扩张战果的事例[4]
  • 突穿(Durchbruch):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
    • 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
    • 突进纵队中除了战车外,尚会编入战斗工兵、装甲步兵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前进中的战车单位提供支援,他们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带装甲人员车辆上,战斗工兵则携带各种器材甚至架桥装备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
  • 击虚与钻隙(Die Flächen und Lückuntaktik):突破时期结束,开始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不过这算是法国人所创的较快捷的方法[5]
    •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
    • 先头通常由侦搜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
    • 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6]。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不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
    • 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
  • 席卷(Aufrollen):这是“闪电战”最后一个阶段。现在整个突进部队将以敌人的交通线为目标,进行分割并包围遭孤立的敌军主力。
    • 除了1940年的敦克尔克战役是利用英伦海峡进行单翼包围外,几乎二战所有的“闪电战”皆是以两翼进行包围作战。
    • 待双钳合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围歼包围网内的敌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队担任,装甲部队则从前线补给整合战力后再继续往下一个目标推进。

发展

闪电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人富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提出的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装甲车辆的出现,以及内燃机广泛运用于战争,导致陆战产生根本性变革。军队的运输能力,行军速度,防护能力,突击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也必然将随之发生变化。富勒提出组建以坦克为核心的,由职业人员组成的小型精干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集中灵活机动、防护力强、火力猛烈的特点;强调发挥装甲快速机动能力,像火灾初起时就扑灭火灾一样,在敌人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就通过迅速坚决的行动,攻占战略要地或切割敌人的防御;以瓦解敌人的士气,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为目的,而不是像克劳塞维兹的《战争论》那样强调从肉体上消灭敌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可视为闪电战战术的理论雏形。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古德里安苏联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家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并集中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步兵部队。这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开始出现较大规模适应的机械化作战编制,各国普遍装备了坦克和各种装甲战车,并且在作战构想中开始运用坦克、飞机、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以达到快速致胜的目的。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序幕,德国充分运用其在航空兵装甲兵上的优势,快速突破波兰部队的防御后纵深迂回到波兰防线的后方,分割包围了大批波兰部队。合围中的波兰军队不仅丧失了补给和通讯交通,而且由于战线后方被占领,失去了退却到国土纵深休整补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德军俘虏。仅仅28天后,波兰首都华沙被攻克,36天后,波兰有组织的抵抗被完全粉碎。

波兰战役被视为闪电战的开山之作,其后德国入侵挪威比利时荷兰法国都采用了类似的战术,借此避开了马奇诺防线,即大规模集中运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航空兵和伞兵高度协同、实施突然攻击、快速突破、纵深迂回包抄。从而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这种作战形式被称为“闪电战”。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也采用这种战术,在初期取得很大战果。


弱点

闪电战的最大弱点有三:

  • 若留在后方的敌军部队没有被完全消灭,容易被后方敌军进行反攻。
  • 由于闪电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一夕之间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就可能受到反攻。同时,补给部队也容易受到反攻力量攻击。
  • 闪电战的前提是确保制空权,一旦制空权易手,闪电战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甚至转胜为败。

注解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