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故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5.134041°N 121.56059111493198°E
阎锡山在台湾辞去阁揆后,先住于台北市丽水街,与彭孟缉作邻居,半年后搬到阳明山[1]。总统蒋中正属意将草山御宾馆配给阎锡山当官舍,但阎锡山自己想兴筑一座山西窑洞式的房子[2]。该地坐落在冷水坑下的永公路[3],原是日本人尚未完工的农场[4],地址是永公路245巷34弄273与277号[5]。
阎锡山祖居在山西阎家大院[6]。他尝试在阳明山建筑窑洞以怀念家乡,台湾土质与气候却不适合,最后只是屋子的门窗砌成窑洞的型状[1]。为呈现他以种能观察宇宙观,亲自将此屋取名“种能洞”[7]。房子建于1951年[2],以“中”字装饰显示阎锡山的中道思想[8]。基于军事防卫需要,种能洞居高临下,能俯视台北盆地与淡水河口[9]。从拱形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博爱”大字,几进大小相仿的房间摆放着成堆的阎锡山藏书与他书作、还有阎锡山与孙中山的合照、各种匾额[3]。
阎锡山在阳明山期间曾有四十多位部属,包含副官、秘书、侍卫、随员、眷属、厨师、司机等,其开销全数由阎锡山独自所出[7]。侍卫所居住的红砖楼,在厚九十公分的墙上安装有钢板的窗户[9]。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之期,为防中国共产党军队随时进犯,早期红砖楼曾备有五十余枝各式枪支[7]。
阎锡山惯于清晨七点起床后写作,午后休息两个小时后再见客或读书[1]。蒋中正夫妇、蒋经国、陈诚都曾来探望过[4]。阎锡山在此先后写出了《世界和平与世界大战》、《共产主义的哲学和共产党的错误》、《收复大陆与土地问题》等著作[4]。当地居民称住在这十年的阎锡山是“阳明山公馆里最有成就的人”[10]。
阎锡山去世后,部属井国治、张日明等在种能洞设置阎氏灵堂[7]。其中张日明是祖籍山西朔县,1949年12月10日参与中华民国国库黄金运送台湾行动而到台湾,职称为“国防部部长办公室储训干部队.少尉队员”[7]。随着阎锡山下台失势,张日明没有得到退抚金[11]。张日明仍将阎锡山的主要著作《三百年的中国》、《阎百川先生要电录》放在灵前供桌,希望来客多了解将军[6]。早年公车班次少,张日明上山来维护故居与墓地,一趟需三小时,妻女儿也会陪他上山祭拜将军[11]。
2002年3月22日,台北市文化局局长龙应台与阎伯川先生纪念会总干事原馥庭一起走访阎锡山故居[3][4]。2004年6月9日,台北市文化局古迹暨历史建筑审查会,通过阎锡山故居列为古迹[2]。2011年5月22日,阎锡山逝世五十周年,阎伯川先生纪念会代表家属,将阎锡山故居及墓园、及室外附属建筑与室内设备文书捐赠给台北市政府[5]。
市府接手后,未立即维护、整修,橱柜破损,文物资料散落,引起议员李庆元质疑[12]。维护故居与墓多年的张日明表示,陆客看到阎锡山故居,会感到惊讶,因与有近卅座院落、气势恢弘的阎家大院相较,很难想像阎锡山最后的十年是在此度过[6]。之后市政府斥资新台币1400万元、历经二年多整修,才对外展出[8]。2018年1月17日,重新开放,近九旬、已少上山的张日明前来吊念[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