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漢人文化俗稱為「免死金牌」,由君主頒發的獎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书铁券,亦作丹书铁契、金书铁券、铁券、誓书,民间俗称“免死(金)牌”,始于汉代,是天子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奖章,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
刘邦建立汉朝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于是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帛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1][2],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契”,即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发给皇室宗室、亲近大臣的铁券是作为护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颁发铁券已较为普遍。
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予铁券,也给宠宦、宦官颁发铁券。到宋、元、明时期,铁券颁赐逐渐趋于完备。明太祖洪武28年下诏:“皇亲惟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上裁。法司只许举奏,毋得擅逮。勒诸典章,永为遵守。”明太祖曾赐李善长等开国功臣免死金牌:“除逆谋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用以束缚金牌效力。明朝灭亡后,清朝废除了丹书铁券的制度。
流传迄今的铁券极为稀少珍贵,目前存世仅四件[3]。其中,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代钱镠铁券是最早的铁券实物。另有三件明代铁券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青海省档案局[4],均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铁券是外形类似弧状瓦片的铁制品,铁券上的信词最初时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以金为匮,以石为室。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世称铁券为“金书铁券”[5],又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又称铁券为“世券”。
《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6]唐朝钱镠也曾因功获得御赐用于免死的铁券。然而多数的铁券一般仅是赐予官爵、邑地,不一定有免死效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