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鈉離子電池

钠离子电池(英语:Sodium-ion battery),是一种以离子电荷载体的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差别只在以在元素周期表同组、化学特性相近的钠取代锂。

事实速览 比能, 能量密度 ...
钠离子电池
比能75–200 Wh/kg
能量密度250–375 W·h/L
时间耐久性> 10 年
循环耐久性2,000 充电周期
标称电池电压3.0–3.1 V
关闭

由于制造锂离子电池所需的物料在资源分布、价格及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等问题,钠离子电池在2010年至2020年代被关注。锂离子电池需要到的,在钠离子电池并不是必然需要。

钠离子电池的最大好处就是用作生产所需的资源蕴藏量丰富,但仍须要解决能量密度较低,充电周期较少的问题后才可实用化。

历史

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间开始。但在1990年代,锂离子电池显得较有可能实用化,因而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就慢了下来。

自2010年代早期,因为制造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上升,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的投入开始增加。

2021年,宁德时代宣布将会在年内投产自身研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提供在有需要的使用场景中使用[1]。能量密度160 Wh/kg,并预计可提高至 200 Wh/kg。预计到 2025 年,钠离子电池容量将增至 10 GWh[2]

原理

钠离子电池的负极由含有钠的物料造成,作为正极的物料则不一定需要含有钠,电解质是含有钠的极性质子溶剂极性非质子溶剂。当充电时,钠离子由负极移动到正极,而电子则流经外部电路。当放电时则以相反过程进行。

优势与劣势

由于钠离子比锂离子更大,所以相对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3][4]因为钠离子电池使用的电极材料主要是钠盐,相较于盐而言储量更丰富,价格更低廉。[5]此外,充电周期较少。但生产成本低,而且较安全。

更多信息 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
比较
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铅酸电池
成本(美元,US$) / (千瓦·时,kWh ) 40–77 (理论价-2019年)[6] 137 (平均价-2020年).[7] 100–300[8]
容积能量密度 (瓦·时/升,W·h/L) 250–375 , 原型数据[9] 200–683 [10] 80–90 [11]
比能 (瓦·时/公斤,W·h/kg) 75–200, 原型数据及产品公报[9][12][13] 120–260[10] 35–40[11]
充电周期(放电深度80%)[a] 数百至数千次[14] 3,500[8] 900[8]
安全性 水性电池—低危险性,

钠碳电池—高危险性

高危险性[b] 危险性一般
物料 蕴藏量丰富 蕴藏量稀少 有毒
周期稳定性 高 (自放电低得可以忽略) 高 (自放电低得可以忽略) 一般 (高自放电)
储能效率 高至92%[14] 85–95%[15] 70–90%[16]
运作温度范围[c] −20 °C 至 60 °C[14] 最大范围:−20 °C 至 60 °C.

最佳范围:15 °C 至 35 °C[17]

−20 °C 至 60 °C[18]
关闭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