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引力透镜效应(英语:gravitational lensing),根据广义相对论,当背景光源发出的在引力场(比如星系星系团黑洞)附近经过时,光线会像通过透镜一样发生弯曲。光线弯曲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引力场的强弱。分析背景光源的扭曲,可以帮助研究中间作为“透镜”的引力场的性质。根据尺度与效果的不同,引力透镜效应可以分为强引力透镜效应弱引力透镜效应

事实速览 引力透镜, 强透镜系统 ...
引力透镜


型式
强透镜
微透镜
弱透镜
关闭

Orest Khvolson(1924)和Frantisek Link(1936)被认为是第一个在论文中讨论这种效应的人,但它通常与爱因斯坦联系在一起,因爱因斯坦在1912年对此理论进行计算,并在1936年发表了一篇关于该主题的文章。[1]

1937年,弗里茨·兹威基(Fritz Zwicky)提出星系团可以充当引力透镜,此说法在1979年透过观察双类星体QSO SBS 0957+561证实该理论的可行性。

一般从数学上来讲,面质量密度)大于1的为强引力透镜区域,小于1的为弱引力透镜区域。在强透镜区域一般可以形成多个背景源的,甚至圆弧(又称“爱因斯坦环”,Einstein Ring),而弱透镜区域则只产生比较小的扭曲。强透镜的方法通过对爱因斯坦环的曲率和多个像的位置的分析,可以估计测量透镜天体质量。弱透镜方法通过对大量背景源像的统计分析,可以估算大尺度范围天体质量分布,并被认为是现在宇宙学中最好的测量暗物质的方法。

1980年,天文学家观测到类星体Q0957+561发出的光在它前方的一个星系的引力作用下弯曲,形成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类星体的像。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引力透镜效应。

星系引力透镜效应
引力透镜效应模拟
Remove ads

效应描述

Thumb
引力透镜效应造成的爱因斯坦十字
Thumb
引力透镜效应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