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鹗翔(台湾话:Keh Hio̍h-siông[a],1839年—1907年),名杏林,字鹗翔,号荐秋,台湾澎湖厅东西澳妈宫社东甲人(今澎湖县马公市),同治庚午科(大清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澎湖文石书院第35任山长[1],以字行于当世,清领时期澎湖第四位举人,亦是最后一位,故又称末代举人。[2]:100
生平
郭鹗翔祖上郭其读原籍福建漳州府龙溪,约莫于乾隆中叶因经商徙澎。郭鹗翔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为迁澎第四代子孙,其出生于妈宫东甲为澎湖地区文风鼎盛之处,曾出过多名秀才,仅郭家一门便包括其父郭朝勋(名妈建)、堂伯父郭朝熙(名妈喜)以及胞弟郭健秋等在内[3],首位妈宫举人郑步蟾亦出身于妈宫东甲[4],故当时有“东甲好笔尾”之美誉流传。[5]
郭鹗翔幼承庭训使然,聪敏勤学,惟当年因澎湖交通不便,应试时受舟车劳顿之苦,迟至32岁才中榜,为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科赵启植榜第62名的举人。[b][2]:103-106同治十年(1871年),郭鹗翔在中举第二年即出任文石书院第35任山长。[1]
光绪元年(1875年),东甲北极殿发起重修,当时鸠资主导的有乡绅高其华(后出任清代武官千总),妈宫举人郑步蟾以及郭鹗翔三人,为东甲北极殿建庙有史以降,首度非由官方主导的重建工程。[6]:114
光绪十年(1884年),台湾清法战事(西仔反)起,澎湖为戒备法军入侵,郭鹗翔曾偕其他澎湖士绅头人蔡玉成、黄济时等奉朝廷谕令操办团练,共同保卫乡里、抵御外侮。[7][8]在法军撤退后,因妈宫城隍庙外观受损,郭鹗翔亦出面募款重建庙宇,相关事迹载录于时任(代理)澎湖通判程邦基所撰的“重修城隍庙碑记”之中。[2]:104
光绪十五年(1889年)赴往彰化县,出任台湾府儒学教授,光绪十七年(1891年)调任台湾县的儒学训导。[1][2]光绪十八年(1892年),金门举人林豪应时任澎湖通判潘文凤之聘重修《澎湖厅志》[9][10],在翌年刊行之前,郭鹗翔曾参与修撰、校正的工作,对澎湖文、武两途可谓贡献殊胜。[9]
光绪廿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台湾、澎湖地区逢清日易帜[11],郭鹗翔因不愿接受日本帝国统治,从彰化县携眷悉数迁往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居住。光绪卅一年(明治卅八年、1905年),郭鹗翔曾短暂返澎,与胞弟郭健秋(字鹗腾)协分家产,延请时任妈宫街长郑步云见证,并在当年九月十八日留下“诒我孙谟”之著名分家文件。[2]:100-104
光绪卅三年(1907年),郭鹗翔病逝于福建后,其子孙即举家迁返澎湖定居。[2]:105
其他
光绪乙亥年季秋之月落成
胡然帝胡然天俨帝天而共凛
美哉轮美哉奂合轮奂以重新——大挑教谕庚午科乡进士里人郭鹗翔敬献
家族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