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是评估一个人处理压力或是挫折的能力,因此也称为是韧性的科学。adversity quotient是由保罗·史托兹在1997年发行的书《Adversity Quotient: Turning Obstacles Into Opportunities》中提到的。为了评估逆境商数,史托兹也发展了一种称为逆境反应概况(Adversity Response Profile,简称ARP)。
AQ是个人成功的可能因素之一,也可以用来预估态度、心理压力、疾病、寿命、学习,以及面对环境变化的调整能力。AQ和EQ及IQ都是非常影响人的发展。现在,IQ、EQ、A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此条目包含指南或教学内容。 |
Core为构成逆商的四维。当中可分成掌控感(Control)、担当力(Ownership)、影响度(Reach)和持续性(Endurance)。掌控感即为对事情可以掌握多少资讯、在这个局面上能够作出什么反应。担当力即为承担责任,若遇到事情时第一反应为“互相指责”、“推卸责任”时,其本质即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我没有能力”,同时亦是把“掌控感”放弃。故此应评估和强化自己的担当力,成为拥有逆商的人。而影响度即为准确评估该逆境对自己的影响,若逆境来临时把事情灾难化思考,就会引发无助、恐惧等。而持续性即为准确评估逆境什么时候会来临、会维持多久、什么时候终结。若低逆商的人则会认为逆境是突如其来、无法改变且永久的;而高逆商的人则会在逆境来临前已做好准备,并且认为只是暂时性,可以看到逆境的终点。[1]
保罗·史托兹认为,习得性无助解释了人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和退出。习得性无助就是将“做什么都没有用”这一想法内化,从而削弱一个人的掌控感。而按照归因理论,若把事情解释成“永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反之若把事情解释成“暂时的、有限的和外在的”就形成乐观,从而获得“赋能”可对抗无助感。
心理神经免疫学认为,人们的想法和感受是由大脑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所传递,而这些物质亦会影响身体的健康。[2]故此,应对逆境的方式直接关系到身心的健康。如果失去事情的掌控感,便会陷入习得性无助。此时在压力面前便会抑郁和焦虑,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运作。
要培养逆商,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当做一件事情越多,这件事就会从有意识变成潜意识。此时习惯便会改变,并且这个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会强化。因此如果想从低逆商变成高逆商,便使得正面的想法变成一种习惯。[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