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柱炮台(英语:Stanley Battery),位于香港赤柱半岛的南端。于1936年由驻港英军建造,于1937年7月建成炮台后,东海岸射击指挥部亦由魔鬼山迁移至此。该炮台在1941年12月8日爆发的香港保卫战中,成为英军在战事中后期的主要防守据点,期间多次轰击入侵香港岛的日军,即使炮台饱受多次空袭及炮轰,日军又向炮台步步进逼,该处的英军仍坚守炮台至12月26日。香港主权移交后,赤柱炮台的设施分别被评级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及香港二级历史建筑[1]。
193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对香港的威胁日增,为了加强防卫香港岛,驻港英军开始在香港岛南部的海岸建立多座炮台,包括舂坎角炮台、黄麻角炮台、博加拉炮台及赤柱炮台等[2]。兴建赤柱炮台期间,因为炮台原址及附近一带有村民居住,政府于是在赤柱大街兴建了8间平房安置居民,即现在的八间屋。赤柱炮台配备3门9.2吋口径后装海防炮,3门9.2吋炮虽然是从摩星岭炮台及歌赋炮台拆下的旧炮[3],但因为炮台需要防守香港岛南岸的开阔海面,所以采用经过改良的Mk VII炮座,炮身的最大仰角由Mk V炮座的15度大增至35度[4],使射程由19公里增至27公里,而且3门9.2吋炮都可360度回转,必要时可支援陆战。
在1941年12月8日爆发的香港保卫战中,赤柱炮台的皇家炮兵团第8重炮兵营及守军曾经大显神威,令侵略香港的日军死伤惨重。12月20日,日军驱逐舰雷及电号一同驶近香港岛,赤柱炮台的9.2吋海防炮开火阻击,有炮弹落在雷号舰侧10米并使其轻伤,两舰只好施放烟幕撤退[5]。炮台虽然受到日军多次空袭,但仍然保持战斗力,并且支援陆战,使日军登陆香港岛后的攻势受阻。赤柱的守军多次与日军229联队激战,即使寡不敌众仍然坚持。1941年12月25日下午,香港总督杨慕琦决定投降,但是当时防守赤柱的东旅指挥官华里士准将,因为未能确定投降消息的真伪,所以在赤柱的战事仍然持续,直至12月26日,投降指令送达赤柱后,该处的英军才投降。不过守军在确认投降时,已没有足够时间将炮台破坏,炮台的海防炮被日军虏获。在三年零八个月的香港日占时期中,日军对炮台加以扩建,以应付盟军的反攻,包括在9.2吋海防炮的炮位增设防护墙,但炮位的射角因此受到限制。1945年9月香港重光,英军回到炮台驻守,至于3门9.2吋海防炮后来因没有需要而被拆除,炮位只留下基座。
现时,赤柱炮台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赤柱军营,属于军事禁区。虽然炮台的1号9.2吋海防炮炮床还有保留,但是2号和3号炮床已经改建为赤柱卫星通讯站,用来设置人造卫星碟形天线。虽然赤柱炮台有多个香港历史建筑,但实际上公众并不能入内参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