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良町濱縣又更名為犬上縣,不過僅半年後,犬上縣又與滋賀縣合併。 1889年日本實施町村制,現在的甲良町轄區在當時分屬西甲良村(日语:西甲良村)和東甲良村(日语:東甲良村)兩個行政區劃,直到1955年兩村才合併為甲良町。 鐵路近江鐵道本线及高速公路名神高速公路分別自轄區的西側及東側以南北向通過轄內,其中近
犬上郡村(日语:北青柳村)、磯田村(日语:磯田村)、南青柳村(日语:南青柳村)、福滿村(日语:福満村)、青波村(日语:青波村)、千本村(日语:千本村)、高宮村(日语:高宮町 (彦根市))、川瀨村(日语:河瀬村)、日夏村(日语:日夏町)、安水村(日语:亀山村 (滋賀県))、豐鄉村、西甲良村(日语:西甲良村
糯良乡良隶属于乐良乡。1954年区划调整,隶属勐省区(政府驻糯良村)。196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勐省区改为勐省公社,次年更名九大公社,1971年成立糯良公社,同时勐省公社迁回勐省村,1973年勐来公社从糯良公社分出。1984年改置糯良区,1988年成立糯良乡。 糯良
石良镇村、筐柳村、鲁家庄村、集前刘家村、山西头村、修家村、东营周家村、东营曹家村、集前赵家村、庵下吴家村、前柳家村、后柳家村、东竹园村、黄城阳村、土口村、船止沟村、枣林村、慕院夼村、曲家沟村、炉房村、耿家村、大慕家村、台上村、丰仪店村、鲁家沟村、小吕家村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大甲西社事件,又稱北路番變,為台灣原住民中部平埔族群歷史上最大的民眾抗官事件,以大甲西社的林武力(姓名漢化的道卡斯族人)為首,發生於雍正年間,持續長達一年。事件過後不僅漢人與平埔各族群間傷亡慘重,也讓清廷於平埔各族境內加強駐兵,加強控制平埔族群。此「番亂」名稱,來自福建提督許良彬奏摺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