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化中文,又称西化中文西式中文泛指中文语法、文笔、风格、用词受欧洲语文尤其英文过分渲染,用词冗赘、语病充斥、文句不通,失却传统中文的特色,常见于翻译作品。但凡译者直译而忽略中文的章法、用词习惯,则容易写出西化中文。现代交流频繁,习非成是,西化中文比比皆是。

西化中文诸如,使用形容词时离不开“很”,如:He is tall→他高、Many people→很多人,而且原用“很”的地方变由表示程度甚深的“非常”替而代之;英文泛指、虚化的you、we等照译不误(本应用无人称);在比较级一律加“更”字,甲比乙好看→甲比乙好看;判断词“是”当成系词,或把“是……的”、“越来越……/愈加……”等表示强调、细微差别的句式滥用、通用在一般句子中;不顾文体词汇而大肆双音节化(甚至连成语俗语也用短语表达);直照外文语法、词汇、修辞地翻译而不顾语顺与否,即使在翻译主宾谓结构、特有表达逻辑、方式等亦是如此。

历史

二十世纪初,西风东渐,为反思中国文化发展,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文人希望以“直译欧文句法”的方式改造中文,进而改造“中文思考方式”[参1]。鲁迅谓︰“欧化语法的侵入中国白话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参2]中国音韵学家钱玄同,亦积极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欧洲的语文,并认为中国文字的意义太模糊,语法不精确,不足以“代表新世界”的进步思想[参3]

批评

不少文人反对西化中文。翻译家思果在《翻译研究》一书指:“目前的翻译已经成了另一种文字,虽然勉强可以懂,但绝对不是中文。”[参4] 诗人兼翻译家余光中也在《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一文指“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化的病态日渐严重。……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是西化。”[参5]香港学者陈云也在著作《执正中文》、《中文解毒》中批评官僚西化中文[参6][参7]

举例

抽象名词作主语

英文常用抽象名词作句子主语,例如谓“The decline in his income has led to a change in his lifestyle”,主语为“The decline in his income”,直译为“他收入的减少”,是为抽象名词;余光中认为“他收入的减少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这种直译太过西化,并指出中文多以具体名词做主词。上述改以“他”为主词,即“他因为收入减少而改变生活方式”,是较自然的说法。[参5]

滥用抽象动词

将动词变成抽象名词,配以“万能动词”如“进行”、“作出”作词组。例如“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反应”原为动词,但上句把“反应”变成抽象名词,加上毫无意义的动词“作出”,使到句子繁琐。余光中认为,此句应当说成“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参5]

滥用“一”字

受多数屈折语区分单复数影响,“He is a good man”常有译如“他是一个好人”,或是简化为“他是好人”,而自然汉语应为“他是好人”。其他如“他是一位老师”等皆为欧化汉语。

滥用“的”字

过度使用“的”字并不加节制,则会导致文意琐碎、扰乱[参8]。余光中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雨前》的一段作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后,不停地扑击著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用了16个“的”字,读起来繁杂。其中“白色的鸭”、“徐徐的划行”、“深深的水”本可以说成“白鸭”、“徐徐划行”、“深水”。除了“西而不化”之外,英汉字典的编译者把形容词都用“的”来翻译也会影响读者思维,例如“beautiful”的辞典解释总是“美丽的、美观的、美好的”。此类词多与“是”动词一同造句,如“我的心情是紧张的(我心情紧张)”。

滥用后缀“性”字

动词、形容词后缀“性”字而转变为名词,例如“危险性”、“艺术性”、“音乐性”、“影响性”、“中立性”、“永久性居民(永久居民)”等,甚至可能造成歧义和误会,如“特殊性关系(性质特殊的关系)”、“房租必须一次性交一年(房租必须一次交整年)”等。

滥用被动句

传统中文不常用被动句,如“He is called…”只须译为“他名为/名叫/人称……”即可,但现常译为“他称为……”。且“被”字带贬意,“他被赞赏”可写作“他获赞赏”、“他受赞赏”、“他让/令/为人赞赏”等等。而且除了“被”字之外,还有“难”、“害”、“打”、“殃”、“人指点”、“重”等许多字词可用。

滥用或直译介词

英文介词(前置词)有重要作用,但常搬到中文滥用,例如“关于他的申请,你看过了没有?”、“由于他的家境贫穷,使得他只好休学”、“在某领域……”、“把书本放在桌面”、“某某是小说的重要角色”。

语意重叠

有时英文需要两个或以上的词语才能表达的词意,翻译成中文时能够一个词语就能表达,却直译成相应的中文词语,例如把“Open Learning Institute”译作“公开进修学院”,古德明认为其中的“Learning Institute”二词合起来就是“学院”的意思,把“Learning”和“Institute”分别直译成“进修”和“学院”,“进修”和“学”的意思就重叠了。[参9]

词汇钝化

中文里一些涵意有少许差异的词汇与表达,英译中时没有相应的精准翻译,或混淆了英文本字的涵意,反过来令中文钝化单一,令行文用词不能文随意转。例如“只好”、“情愿”、“宁愿”、“甘心”、“故意”、“被迫”、“只能”、“只有”、“惟有”等涵意具些微差别的词汇,一些人以英文“choose”直译而成的“选择”取代;“及”、“与”、“和”、“同”、“跟”、“且”、“并”、“而”、“还有”、“以及”、“而且”,各词意义用法不同却有人不分;“罕”“冻”“微”替以“很少”“很冷”“很 小/轻 地”;“似”、“像”、“如”、“相像”、“如同”、“比如”、“好像”、“好似”、“好比”、“相似”、“恰似”、“正如”、“恰如”、“就像”、“就如”、“就如同”以及“()……一样”“()……一般”等词汇,大半混用而不知差别者不在少数。

套公式般用词

例如,直译英文“further”为“进一步”,而不理上文下理。例如:“那帮小流氓进一步欺凌陈姓小贩。”可写为“那帮小流氓再三欺凌陈姓小贩。”不同语境,应选用不同词语,尽量避免套公式,一成不变。

滥用虚词“作为”

受英文影响,每每看到英文“as”,一律译成“作为”,而不加思索所要表达之内容。中文自有一套表达方法,“为师者”、“做人媳妇”、“贵为九五之尊”、“身为部门主管”、“做丈夫的”、“做妻子的”等等,无须每事每物都“作为”一番。

英文副词“better”

滥译为“更好地”,如“为更好地认识有机农作物”、“为更好地发展个人事业”。合乎中文章法之写法为:“为加深认识有机农作物”、“为个人事业更上一层楼”。

副词必定加“地”

受英文副词多数加“-ly”影响,逢副词必定加上“地”字,如“慢慢走”、“小声说话”;传统中文只写作“慢慢走”、“小声说话”。

众数一律加“们”

举例:“女士们、先生们[注1]”;“同志们、朋友们”;“球星们”;“护士们”等等。白话中文,使用“们”字作众数名词,虽无可避免,也应适可而止,切勿滥用,句句与西文对应(有意见认为“们”字只可用于代名词“你”、“我”、“他/她”等成后缀,不应用于其他人物类名词后)。众数名词在中文之表达方式,尚有“诸”、“诸君”、“各位”、“列祖列宗”、“群医”、“众人”、“民众”、“大家”、“吾辈”、“吾等”、“众卿家”等。

滥用科学名词

一般言谈间毋须每每刻意套用高度、强度等科学名词。中文讲求阴阳平衡,正反两面一词包揽,如高低、强弱、高下立见,不会偏颇于高者、强者。

英文副词“through”

英文句字有虚有实,“through”往往为虚,中文常译为“通过”。“通过”一词,中文里实有所指,强而有力。翻译家思果在《翻译新究》一书指出,“He delivered the speech through an interpreter.”西化汉译为“他通过传译发表演讲。”,而较自然的中文是“他发表演讲,有人替他传译。”。基督宗教礼仪中有段祈祷文:Through Him, with Him, in Him, ……借着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内……。毋须用“通过”基督。

复句中分句倒序

汉语复句与英语从句习惯语序不同。若表达转折关系,英语兼有“甲,although乙”或“Although乙,甲”两种。而汉语本鲜有“甲,虽然乙”之说法。近年此类欧式汉语有增多之势。假设、条件复句等亦有此现象。

条件状语从句后置

汉语表假设的“如果”多放在主句前,但英文对应的“if”可放在主句前或后,许多科学家在翻译或写作时照搬英文格式将后置的if对应的“如果”后置,令文章违反汉语语序,如梁灿彬、周彬所写的《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一书,通篇使用这种错误语序。

“最‘什么’之一”

有些译者将英文“One of the most…”直译成“最‘什么’之一”。余光中认为此句问题是“最”已经赞对象至高无上,又用“之一”稍为贬抑但又不注明头几位,即是第尾都可以说是最好之一,导致句子没有明确含义。并认为应该将“最‘什么’之一”改为中文固有四字词,如将“最出名之一”改成赫赫有名、“最优秀之一”改成鹤立鸡群、“最讨厌之一”改成神憎鬼厌。[参5]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