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氏,名伯玉春秋末年卫国大夫。由于他的作为被孔子所称许,后世多配祀孔庙

事实速览 蘧伯玉, 字 ...
蘧伯玉
Thumb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中的蘧伯玉
伯玉
本名姓:
氏:蘧
名:瑗
国籍卫国
活跃时期春秋时期
知名于卫国大夫
关闭

简介

蘧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臣,吴国季札访问卫国时,曾称赞蘧伯玉等大臣为“君子”[1]。蘧伯玉与孔子多来往,孔子曾称赞其“力求寡过”[2];其五十岁时,能记得自己这四十九年来犯过的错误[3],故后世常用“寡过知非”来评价蘧伯玉[4]

卫灵公有宠臣弥子瑕,为人不肖,史鱼屡谏卫灵公,希望能重用蘧伯玉,史鱼命子孙将他遗体不下葬,要以其尸体“尸谏”卫灵公,希望能够斥退弥子瑕,重用蘧伯玉[5]孔子评价道:“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蘧伯玉为臣十分恭敬。卫灵公南子乘车时,听到附近有马车的声音,突然停止了一会儿,又出现了马车声音。南子说一定是蘧伯玉乘车来了。南子认为,乘车经过公家,应该下车步行一下,表示敬意,但一般人若见四下无人,绝对不会照办;在卫国只有蘧伯玉这种最遵守礼节的人,才愿意这样做[6]

轶事

Thumb
卫蘧子像(取自清乾隆年间《历代名臣像解》)
  • 淮南子》载:蘧伯玉为卫相时,与子贡有过一次谈话,称自己以“无为”治国;晋国的公卿赵简子想要攻打卫国,但有人向他说:“卫国有蘧伯玉为政。”赵简子于是就放弃了[7]
  • 说苑》载,蘧伯玉曾奉命出使楚国,并讽谏楚王,使其重用公子晳等楚国的人才[8]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