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猪科猪属哺乳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拉威西野猪(学名:Sus celebensis)是猪属的一种,原产于印尼苏拉威西岛与部分邻近岛屿。本种猪自远古时代即为当地居民所驯化利用,近年来其族群数量因栖地破坏与过度捕猎等原因而下降,被IUCN列为近危物种。
苏拉威西野猪身长80-130公分[2],体重为40-70公斤。鼻上有一浅色环纹,毛色较浅的个体背部有一条纹[3]。毛发黑、红与黄者皆有,因此整体外观可为红棕色或黑色,其腹部幼年时为深色,成熟后则渐转为白色,另外其面部有三对凸起的疣[4][3],且公猪的疣比母猪的明显很多[2]。
苏拉威西野猪原产于印尼苏拉威西岛与部分邻近岛屿,并已被人为引入小巽他群岛、摩鹿加群岛、帝汶岛、锡默卢岛与新几内亚,在这些地方有与野猪杂交的现象。另外也出现于菲律宾东民都洛省,但尚不清楚是原产或是人为引入。本种猪的生存环境多样,包括雨林、高山森林、草原与农地等[1][5]:75。
有学者把帝汶岛野化的苏拉威西野猪族群称为帝汶疣猪,并将其视为苏拉威西野猪的一个亚种Sus celebensis timoriensis,不过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独立物种或属于野猪。另外也有学者把分布于弗洛勒斯岛的霍氏野猪认定为当地野化的苏拉威西野猪族群[6]。
2007年,有研究以线粒体DNA分析猪属物种的亲缘关系,发现苏拉威西岛南部与北部的族群分别形成一个演化支,且在演化树中与野猪、爪哇疣猪与须猪的演化支交错,显示苏拉威西野猪并非单系群,且两族群可能是各自分别进入苏拉威西岛的[7][8]。2013年,有研究改以全基因组定序分析东南亚各种猪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苏拉威西野猪是单系群,其姊妹群为须猪。细胞核DNA与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后者样本太小,造成不完全谱系分选而误判,也可能是因支序分支后彼此间仍有基因流动所致。根据全基因组定序的研究结果,苏拉威西野猪的起源只有一次,可能是距今160万-80万年前由巽他古陆渡海移入苏拉威西岛的族群[9]。相较之下,鹿豚进入苏拉威西的时间比苏拉威西野猪早许多,可能在距今1300万年前就已经进入[10]。
苏拉威西野猪自史前时代就是当地人肉类的来源,另外其獠牙可用来雕刻,是当地的一种艺术品[5]:78。
苏拉威西岛南部马罗斯县的一座洞窟Leang Timpuseng中有一幅岩画中有猪形图案,经铀钍测年法分析显示其创作年代为距今约35400年前,是已知最早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岩画之一,该画描绘的物种可能是一种鹿豚,亦可能是苏拉威西野猪,有研究经图像比对分析,认为其为鹿豚的可能性较大[11]。
苏拉威西野猪在野外常成小群出现,其食性为杂食性,主要以植物为食,但也会食用蚯蚓、昆虫、水生无脊椎动物、鼠类、鸟类、甚至腐肉,牠们在原产地的主要天敌则是网纹蟒[1]。本种猪多半于四月至五月生下小猪,一窝可生2-8只[5]:77。
近年来苏拉威西野猪的族群数量因为大规模的栖地破坏、过度捕猎等原因而下降,甚至在当地的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都有非法盗猎发生。目前苏拉威西野猪被IUCN列为近危物种[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