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江淮官话

官话片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淮官话
Remove ads

江淮官话,又称宁白下江官话下江话江淮话江北话淮语,是南方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话在词汇、音韵、语法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较大差异,最大特色就是江淮官话完全保留了入声系统,其他官话几乎完全失去入声。

事实速览 江淮官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

由于江淮官话含有入声,和中古音传承明显,所以其中分尖团、分平翘南京官话清末之前一直是官话标准音[2]。清末以后,从政治角度而不是语言学角度,逐渐以北京话为现代标准汉语之基础,北京官话被当作官话典范,于是有汉语言学者[来源请求]认为江淮话应该和晋语一样独立出官话,和吴语、粤语等为同层级。

江淮话的使用者约有7000多万,如果将其划出官话,其使用者将在中国语言中排第3位,仅次于官话吴语[来源请求]。现今,江淮话的定位是与吴语同一层级的方言,还是官话的下级方言,依旧存在争议[来源请求]

Remove ads

分布地区

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两省中部、东,此外还有北、南及其它省份的少量方言岛

内部分区

江淮官话下面分3个方言片:洪巢片通泰片黄孝片

分片的主要依据是古入声字的今读:洪巢片有入声韵,除庐江无为等地入不分阴阳;通泰片有入声韵,分阴入、阳入;黄孝片多数地区古入声字不分阴阳,读舒声韵,归于单独的入声调类,但枞阳桐城等地有少量字归入阳入,非咸山入声韵不混舒声韵。黄孝片的武穴黄梅蕲春以及枞阳桐城部分地区入声短促且多数有喉塞音,如下表[3]:291-292

更多信息 方言片, 方言点 ...
Remove ads

洪巢片

洪巢片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从连云港铜陵(市区)的广大地区,东部淮东片,即民间俗称“苏北话”,以扬州话淮安话盐城话为代表,西部淮西片以南京话合肥话为代表。

安徽淮河沿岸,是淮语向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区,往往语言交杂。

通泰片

通泰片通州-泰州片),又称泰如片(泰州-如东片),分布在泰州地区(除靖江中东部)和南通地区(除启东、海门、通州东部、如东东南部兵房一带)、盐城地区(东台、大丰、盐都南角)、扬州市江都东部及高邮东南角、镇江市扬中,常州、江阴、张家港沿江也有分布,和普通话差异非常大,随着地区层层递进和洪巢片也有较大程度差异。

黄孝片

黄孝片黄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江西九江、安徽安庆(市区及东北部)和河南信阳南部一带,其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1948年赵元任称其“可以算典型的楚语”[注 1]。在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中,原第一版里属于洪巢片的安庆市区、枞阳县、桐城市被划至黄孝片。

另,湖北西北部与陕西交界处竹山竹溪二县的方言在《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与黄冈、孝感等地方言归为与同一类[7];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被标成与长江南岸的黄石方言相同的类型,未标出与江北的黄冈方言的联系。

语音特点

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

  • 区别于其他官话方言的主要特点是江淮方言全区皆保留入声洪巢片通泰片有入声调类且有入声韵,黄孝片多数地区无入声韵但有独立的入声调类。
  • 声母浊音清化,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洪巢片黄孝片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通泰片不论平仄一律读送气清音[来源请求];
  • 除通泰片及盐城地区和湖北的蕲春黄梅武穴外大部分地区洪音泥、来不分,疑母洪音[ŋ]、影母[∅]混同;
  • 韵母系统没有华北官话那么接近明代早期官话的代表——《韵略易通》音系。

备注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